初冬,崂山太清宫迎来一年当中最美的时节,披红挂绿的古树与建筑构成真实版“世外桃源”,宛如一幅绚丽的画卷在崂山脚下徐徐展开。走进太清宫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满树金黄的银杏。银杏叶黄如锦绣,在微风的轻抚下,沙沙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2025年1月1日,中国(崂山)道家书画院在崂山太清宫墨香斋举行“庆元旦迎新春送福笔会”活动。青岛市道教协会侯诚凯会长代表市道教协会和崂山太清宫参加了送福笔会活动,书画院常务副院长及部分副院长、副秘书长和书画艺术家代表参加本次送福笔会。
太清宫存有古树名木及珍稀树木一百多株, 其中树龄在两千年以上的有2株,树龄不足2 000年在1 000年以上的6株,不足1 000年在500年以上的19株,500年以下300年以上的17株,300年以下100年以上的60余株。
崂山风景区的太清宫,向来四季皆景,老树红花与青砖灰瓦、蓝天白云相互映衬,妙不可言。即便在这深冬时节,依然魅力不减。12月16日,记者探访太清宫时发现,院落内几株拥有400多年树龄的山茶花已悄然盛开,吸引了众多游客合影留念。
原标题:南方鸟来崂山做客,住下不走了栗背短脚鹎、灰树鹊、红头长尾山雀、红嘴相思鸟……春节前,青岛市观鸟协会会员在崂山太清宫一带发现了多个本应在南方出现的鸟种踪迹。是什么原因让它们“凭空”出现在北方的青岛?近日,青岛市观鸟协会相关人员展开了调查。
1月29日大年初一,崂山风景区太清游览区被浓厚的节日氛围所笼罩。高高挂起的火红灯笼,洋溢着喜庆的气息,多个融合崂山特色与新春元素的打卡点,吸引众多游客纷纷驻足拍照留念。当日,“非遗迎春、乐游崂山”系列活动火热开场,现场热闹非凡,为新年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
半岛全媒体记者 孙兆慧古树名木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绿色遗产,它们承载着厚重的历史记忆,也体现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崂山太清宫作为青岛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著名旅游景点,位于里面的古树备受市民和游客关注。
天朗气清,海阔云舒。5月20日,由青岛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青岛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中国(崂山)道家书画院副秘书长刘德先带领学员在崂山太清宫弘道院墨香斋开展了主体为“读书与书法”恳谈会。中国(崂山)道家书画院副秘书长郭崇高接待了刘德先主席一行。
11月15日,崂山太清宫广场上举办了一场充满传统文化氛围的非遗文化市集活动。在活动现场不光有崂山茶品鉴、冷凝香体验、虾酱试吃等丰富多彩的特色摊位,还有来自崂山本地茶艺表演、古筝表演等。这场非遗与景区的碰撞活动,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驻足观赏、品尝和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