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一放炮仗,寓意开门大吉,宣告新年的开始。在这一天,亲朋好友相见,互相拜年,喜气洋洋。在广东地区,有“派利是”的传统,“利是”指新年红包。年初一到十五,不仅小孩可以向长辈“逗利是”,结婚的同辈也可以向没结婚的同辈派发“利是”,寓意将好运传递给他人。
在广东地区,过年流行着到祠堂拜神、行花街、舞龙、舞狮等等习俗,当然还远远不止这些,然而对于小朋友来说,过年“逗利是”无疑是最开心的事情了,值得一提的是,广东人的过年利是与其他地方的过年红包或者压岁钱有着很大的分别。
一个专注买买买花花花的高品质辣妈购物分享平台新年新探最近“尖货推荐”这个栏目因为团购活动暂停,年后才恢复,这些天新增这个栏目——《新年新探》——在新年期间为大家发掘一些新鲜有趣又实用的好物哈~ 么么哒!
蛟龙去 灵蛇来今天是正月初一乙巳蛇年的头一天拜年啦!传统年俗中大年初一哪些专属仪式感?吃年糕 节节高正月初一吃什么?最受欢迎的是年糕和面条年糕寓意“节节高”,方块状的黄、白年糕,象征黄金、白银,寓意新年发财;初一吃面条,寓意“长长久久”,祝福家中的长辈寿长百年。传统拜年什么样?
在2014年马年春节,相信大家一定在微信上玩“抢红包”玩得不亦乐乎。谁也没想到,一个基于“新年红包”微信公众账号的简单产品,竟然拉动了几千万用户绑定银行卡,激活微信支付,发出十几亿人民币的红包,迅速成为社会化媒体上参与度最高的活动,也成为马年媒体津津乐道的全民话题。
新华社香港1月29日电(记者褚萌萌)农历正月初一,零点钟声敲响的同时,“哇、哇……”的啼声在位于新界沙田的仁安医院响起。香港迎来了农历乙巳年的首位“蛇宝宝”。在“新手爸妈”李氏夫妇看来,这名重3.02公斤的女婴是最珍贵的“新春礼物”。
今天是大年初一,也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拜新年、逗利是、舞龙舞狮等传统习俗纷纷上演。由于疫情防控需要,不少人选择在穗过年,浓郁的岭南过年习俗,也让不少市民一睹广府浓浓的年味。特别是在已经完成整体改造的古村,传统文化习俗,并没有因为城市更新而中断,反而在更新中焕发出新的魅力。
中新社广州1月24日电 题:“恭喜发财”,广府有何独特新春年俗?——专访广东省文化学会副会长曾应枫中新社记者 程景伟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是承载着中华文明的标志性文化符号,在中国人心中有着不可逾越的地位。由于地域、文化的不同,中国各地春节习俗也有差异。
导语:大年初一何时开门放鞭炮?牢记:一不睡,二不扫,三不缝,四不打大年初一是指“正月初一”,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在旧时,人们会通过举行活动来迎接新运。比如,人们会在大年初一这天通过祈福、祭祖、团圆等活动,来寄托对新一年的美好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