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 记者 王波 见习记者 王妍妍 共享联盟·鄞州 辛宗保 童诗涵 徐欣“10秒测出我的情绪值,帮我定制专属旅游计划,太有意思了!”10月3日,刚走进宁波市鄞州区瞻岐镇岐下洋村,游客小李就被眼前的AI“情绪盲盒”吸引了,拉着女友赶紧上前去体验。
三湘都市报12月2日讯(全媒体见习记者 刘文)近日,互联网上一间“野生”直播间火了,不玩任何文字游戏,也没有剧本和专业主播,村干部和村民全员上阵,实实在在地带动了全村增收致富,网友甚至可以在购买链接上清晰地看到“刘爹做的”这样的备注,备感亲切。他们来自哪里?为什么会这么受欢迎?
为了使这些珍贵的“活态”文化真正“活”起来,近日,陇南风物文旅创意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推出的《遇见陇南》民俗拾趣盲盒,选用了陇南民间故事中8个经典的人物角色,每一个人物背后都有一段感人的故事,搭配不同的角色语言和人物背景,凸显人物性格特征。
来源:【津滨海客户端】津滨海讯(记者 李婷婷 通讯员 许文洲 摄影报道)日前,为丰富青少年暑期文化生活,激发青少年科研探索思维,太平镇前十里河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前十里河村团支部开展“弘扬传承好家风 考古挖掘巧手工”主题青少年活动。
来源:【威海新闻网】一捆芹菜、两把香菜、四扎油菜……3月6日,临港区草庙子镇蒋家庄村生态大棚里,村党支部书记刘翊正与村民娴熟地把七八种当季蔬菜随机搭配,放进泡沫箱。刘翊(右)在取土样,准备做实验。王威晨 摄不一会儿功夫,一个个“蔬菜盲盒”就打包完毕。
最近,家住徐行镇红星村的村民吴进明有些“上头”,经常一身雨衣雨鞋出门,再抱着一摞塑料笼乐呵呵地回来。在农村生活过的小伙伴大概知道这是在做什么——捕黄鳝。只见老吴不急不慢地把捕鳝笼堆在墙角处,再端来水桶,逐一打开捕鳝笼塞子。
在贵州电子商务职业技术学院,一群年轻的大学生通过三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名为“牂牁阿单”的项目。据介绍,“牂牁阿单”致力于打造国内首个以少数民族元素为主题IP的潮流盲盒平台,在此基础上发扬民族服饰文化、探索民族文化传播的新路径,逐步打造苗族刺绣与网络平台联系,结合互联网创新销售模式,让更多、更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
袁家湾村推出的年货盲盒创意十足的年货礼盒创意十足的年货礼盒扫码看详情兰州晚报讯 “今天呀开个年货会,百合跑遍了全中国。”2021年春节之前,七里河区袁家湾村原书记高作旺在村里的百合广场办起了一场国潮年货盲盒发布会:请来天猫设计师专门设计新潮趣味的包装,而且上线了农产品盲盒。
1月22日,农历小年之际,延庆区井庄镇启动“民俗过大年”活动,在镇域内的多个村庄,民俗飨宴庆团圆、凤凰非遗市集、冰雪嘉年华、登岭迎新开弓大吉、音乐喜剧流水席等活动精彩不停,将持续至2月中旬,为游客带来既有乡土风情又时尚新潮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