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世代,写嘢或倾偈以粤语成文甚为常见。然而大多数人不求甚解,只以同音、近音字代替,贯彻「睇得明就得啦」之「是是但但」精神。长此以往,以讹传讹,错字泛滥。为此,略举数例,附上正误对照,以起提醒之效:1、搞定——>搞掂2、买单——>埋单以上两例皆南词北传,再经改造后反转影响返粤人。
斯瓦迪士核心词(Swadesh list),是由美国语言学家莫里斯.斯瓦迪士在1940~1950之间提出的。他认为每个方言或者语言都会包含这200多个基础核心词,通过分析不同语言同样核心词发音找出同源词的多少来判断亲疏关系。
母语趣说奇葩中的奇葩——广州话量词作者:黄sir外国人称汉语量词是世界上语汇的“奇葩”。因为在英、法、德、西、俄等常见外语中,量词极少,一般直接把数词后面跟随可数名词来表达(如three dogs,只有“三”和“狗”,没有“只”、“条”之类的量词)。
潮汕土话玩味起来,别有一番趣味,典型者如“物”一字。《说文》这样解释:物,万物也。牛为大物,天地之数起于牵牛,故从牛。汉语中的“物”,更多时候是以名词出现,有时也可以做动词,如“物色”中的“物”即做动词解,意为观察、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