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学生刺死霸凌者获刑8年”案件,再次引发社会关注。公开报道显示,2014年4月30日,贵州瓮安四中初三学生陈泗翰在校遭李小东等人殴打两次,放学后又被强行拉到校外“单杀”,结果一死一伤。幸存下来的陈泗翰因故意伤害罪获刑8年。央视曾发锐评,陈泗翰刺死霸凌者的个案,没享受到有关正当防卫的“红利”;但反过来说,这几年来司法和舆论的良性互动,正推动中国法治水位的提升,这不是司法对民意的“迎合”,而是敢破积弊,在舆论场“实力圈粉”。记者注意到,瓮安法院最近发布通报称,“我院高度重视,将组织人员开展工作,相关情况将及时向社会通报。”
来源:【湖南日报】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传新 通讯员 凌冰心近期,河北邯郸市“初中生杀人埋尸案”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家长们对此既感到愤慨,又担心自己的孩子是否也会遭遇“校园霸凌”。如何帮助家长识别“校园霸凌”,避免孩子遭受霸凌?
来源:【华声在线】华声在线4月5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琪 通讯员 凌冰心 视频 高煜棋)近日,受相关社会热点资讯影响,湖南省第二人民医院(湖南省脑科医院)儿少心理科门诊关于“校园霸凌”的咨询量有所上升,部分家长担心自己家的孩子是否也会遭遇到“校园霸凌”。
10月15日,山西晋中发生了一起令人震惊的校园霸凌事件,一名7岁女孩小雨在放学途中遭到八名同学的围攻,导致她满嘴是血,画面令人痛心。这一事件迅速在网络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对校园安全和儿童保护的讨论再次升温。视频中的小雨是灵石静升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在绝大部分人眼里,童年是人生最为美好的时期,美好的童年可以治愈人的一生。但近期发生的各类校园霸凌事件,却给这种美好蒙上了一层阴影。我们不禁追问,校园霸凌何以形成?前一段时间,河南某地的一起校园霸凌事件引起舆论关注。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于瓅 李沐子14岁的陈泗翰有过很多梦想,想去当兵,报效国家,守护一方疆土;也想成为医生,治病救人,救死扶伤。如今,出狱三年,对未来他是迷茫的,他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工作,该做什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