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月31日讯(编辑 史正丞)AI系统生成的内容是否享有版权保护,美国政府机构在最新法规指引中给出了他们的看法。美国著作权局(USCO)本周发布的人工智能问题报告,对这一难题给出了原则性的意见:单纯向AI系统提供提示词的用户,并没有提供足够的控制,使其成为输出内容的作者。
2月21日,美国版权局在一封回复信函中称,美国艺术家Kristina Kashtanova获得了其漫画作品《黎明的查莉娅》在文字、视觉元素的协调和编排部分的版权,其版权保护不适用于由AI绘画工具Midjourney生成的部分。
在AI大模型时代,AI创作将逐渐成为常态,AI作品是否应被赋予著作权以及归属于谁,将直接影响产业各方的根本利益,甚至也将决定文化产业发展新格局。在现行著作权法框架下,无论是大陆法系还是英美法系,著作权法都特别强调“人”的独创性,AI不是作者,AI创作作品无法受到著作权保护。
文丨游云庭(上海大邦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律师。)据媒体报道,近日美国作家协会携包括《冰与火之歌:权力的游戏》的作者乔治·马丁在内的17名作家在美国纽约南区法院对人工智能公司OpenAI发起集体诉讼,指控后者未经许可使用了受版权保护的作品训练人工智能模型。
昨天,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协会、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华东政法大学主办,上海市科协法律咨询委员会、上海市科普教育展示技术中心、上海市黄浦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承办的“数字化时代知识产权保护系列论坛——从ChatGPT使用中的知识产权问题和风险说起”论坛活动,在上海科学会堂举行。
财联社1月31日讯(编辑 史正丞)昨夜今晨的美股市场,一个平平无奇的交易日在收盘阶段突发动荡,随着美国总统特朗普再次威胁本周开始对加拿大、墨西哥征收关税,股票市场在短暂受到冲击后回升,美股三大指数勉强维持住微弱的涨幅。
最近,全球首例法院裁定:AI不算原创创作者,制图不受版权保护。相较之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的规定,此前也曾有过认定AI作品享有著作权的案例,但当下AI生成内容越发广泛,究竟未来是否会在著作权法内完善对AI作品的规则,还需时间去印证。
生成式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利用、分析海量数据进行自主学习和训练,并在学习、训练过程中可随时接受用户指令,生成内容物。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人形机器人越来越具有自主认知和创造能力,其法律地位若得到全部或部分承认,可通过购买保险、选定监护人解决其责任能力问题。
11日晚间,360AI浏览器产品经理梁志辉针对“360AI新品发布会被指盗图”事件进行了回应。他表示,“上周的发布会我们演示了 360AI浏览器里的局部重绘功能,有模型作者说我们盗原图使用,我把两张图都贴出来,是不是原图一目了然。
美国《福布斯》杂志网站2月20日文章,原题:人工智能生成内容为美国和中国带来知识产权问题 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人工智能(AI)大国,美国和中国正各自尝试在国内解决与AI生成内容有关的知识产权问题,因为就管理AI事务而言,两国开展有效合作的能力仍然受到双边关系低迷的阻碍。
作者:许海滨 李印诺 苏新笛 丁立捷来源:《全媒体探索》2024年6月号从机器人写作、传感器新闻、MGC到ChatGPT,人工智能的发展浪潮以不可抵挡的态势席卷了整个新闻行业,在选题、组稿、审核、加工、校对、稿件分发等工作中得到广泛应用,为编辑工作的流程再造开辟了便捷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