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刚过完就进入热辣滚烫的新学期,要如何尽快收心?开学意味着愉快的寒假时光结束了,日前,上海市教委已发布通知明确,各中小学不得以寒假作业是否完成作为新学期注册依据,重申开学2周内不得组织纸笔测试,不得随意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记者 焦守广 李晓轩又是一年开学季,不少孩子经历了疫情和假期,习惯了网课和居家生活,面对新学期重返校园,出现一些担心、不安和焦虑的情绪,那么作为家长,如何帮孩子顺利度过“开学焦虑期”,步入正常的学习轨道上来呢?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 通讯员 林伟吟 沈丽娜即将迎来新学期,不少孩子突然出现“开学焦虑”。近日,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科心理门诊接诊了不少学生,这些学生希望趁着假期及时处理自己的心理困扰,以更好的状态迎接新学期。
各地中小学生即将迎来新学期。今年的开学不同于以往,经历了长时间的居家学习和随之而来的“超长寒假”,学生如何快速适应校园学习生活成为师生及家长共同面临的挑战。多因叠加,学生开学紧张感倍增2022年秋季学期,全国多地中小学受疫情影响调整教学安排,绝大多数学生体验了一个“超长寒假”。
开学在即,中小学校园里又将迎来朗朗读书声。不过,每年的九、十月份,也是学生心理疾病的高发期:“开学综合症”显现,学生入学适应将变得困难、情绪问题增多。假期“余额”见底,如何让心“复位”?上海市儿童医院儿保科专家王莎莎、陈津津给出答案。头痛、做噩梦?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开学有二十多天了,市二院青少年心理门诊陆续还有中小学生前来咨询开学焦虑症。他们没上几天学就出现各种问题,症状有轻有重,有的头疼头晕,胃肠不舒服,胸前区不适,有的甚至性情大变,心烦焦虑,情绪压抑,回避社交。
随着寒假结束,中小学生陆续开学。但林先生却对自己的孩子有些担心。今年初三的小林出现了紧张、焦虑、烦躁等负面情绪,对“返校上学”产生了剧烈的厌恶。林先生只好寻求心理专家的帮助,对小林的负面情绪进行调节和纾解。
来源:【现代教育报】↑ 点击上方“现代教育报”即可关注我们开学焦虑,不单是学生存在的普遍现象,也困扰过很多老师,这再正常不过了。那么,倒计时这段时间怎么调节身心?开学要大忙一场,有哪些事儿打好提前量就可以为开学省心?这14个缓解焦虑的小锦囊就送给老师们了!
云南省精神病医院儿童青少年科主治医师 雷杰鹏:“ 一是怕开学以后会出现考试,担心自己考得不好,学习成绩不是很满意,还有就是担心去到学校以后又不能再次适应,或者有的学校管得比较严格,而在假期里孩子变得比较松散,学习时间肯定比起正常上学来说是要相对缩短的。
开学之际,有的学生对新学期充满期待,也有的学生因为开学感到焦虑,那么,出现这种开学焦虑的情绪,该如何解决和应对呢?来听听专家的建议。在度过了两个月的暑假生活后,新学期开始了,不少学生的焦虑感也开始萌芽,甚至还出现了一个专有名词“开学焦虑症”。
即将迎来新学期,部分孩子出现了“开学焦虑”。哈尔滨市第一专科医院主任医师徐昭媛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开学焦虑”是对孩子们在开学时间节点附近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现象的一种通俗说法。从一个比较轻松的状态进入一个比较紧张的状态,孩子们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定的焦虑和抑郁情绪。
春节假期结束,新学期也即将开始!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每到新学期开学,都有孩子因“开学焦虑”会出现不适应的问题。对于这种现象,有一种说法叫“开学焦虑综合征”。请收好这份开学指南。
这是“开学焦虑”吗?开学第二周,孩子的开学焦虑缓解了吗?“开学焦虑”主要是中小学生所表现的明显难以适应新学期学习生活的状态,主要表现为:在临近开学及开学后出现心情烦躁、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担心害怕上学、入睡困难、不想吃饭等。
“打了一个暑假的游戏,作业都是开学前两天临时补的,这种学习状态真是急死人。”还有一些吐露自家孩子抗拒上小学的家长,“今天带她去了新小学报到,孩子哭了一路,说舍不得幼儿园的老师和同学,非要继续回去读幼儿园,真没办法!”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 王铭俊 8月31日,暑假来到尾声,不少学生陷入了开学焦虑综合征,或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或无故发脾气、注意力不集中……此时学生、家长应该怎么做?记者专访了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临床心理科主任、主任医师唐秋萍。
时光飞逝,转眼已到8月末。本市中小学将统一于2024年9月2日开学,也就是说,假期“余额”将尽。面临开学,有的学生可能会心情低落,萌生焦虑与厌学情绪。这种焦虑不仅体现在心理层面,也会在生理层面困扰着学生,比如失眠、恶心、疲倦、食欲不振等等。
春节假期结束,新学期也即将开始!上海中小学统一于2月19日开学。春节刚过完就开学了,部分家长表示,假期里孩子晚睡晚起,整个人的状态松松散散,一点也没有要开学的样子。“孩子一下子从放假状态转换为开学状态,没法立即适应是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