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封神中,哪吒是唯一一个带着使命降生的阐教三代门人,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哪吒原本是元始天尊身边的灵珠子,在三教签押封神榜后,未雨绸缪的元始天尊便让灵珠子转世,去做日后姜子牙帐前的先行官,而对于此事的具体实施事宜,元始天尊便交给了乾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
其实,在古代哪吒形象说法不一,有时是“三头六臂“,是我们熟知的,以《西游记》为代表;三 头 六 臂, 恶 狠 狠, 手 持 着 六 般 兵 器, 乃 是 斩 妖 剑, 砍 妖刀、 缚妖索、 降妖柞、 绣 球 儿、 火 轮 儿。
哪吒是一个在民间流传甚广的一个神话人物,他功夫非凡,拥有三头六臂,可镇孽龙,斩除妖魔。朱棣也是个十分开明的人,琢磨这工部官员的话不无道理,北京作为一块难得的风水宝地,并且由孽龙压着,不派个厉害人物怕是建不了城。
几年前热映的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降世》,以其对经典故事的大胆创新成功圈粉,许多人看过之后都觉得里面的哪咤与心目中的形象完全不同,其实大部分人对于哪咤的印象都是来自于《哪吒闹海》、《封神演义》、《西游记》等文学影视作品,而事实上哪咤的形象曾经过多次变化,关于哪咤的神话传说也有诸多来源,其故事本身也在不断创新,今天咱们就来聊聊历史上哪吒形象的演变简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