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1日,国务院台办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记者问:“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日前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台湾同胞同欢喜,表示“这就是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对此有何评论?
北京时间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来源:【江西日报-江西新闻客户端】评论员 | 胡宇浓2025年乙巳蛇年,我们迎来第一个世界“非遗版”春节。去年底,“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过年的传统在中国延续了数千年。
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中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共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年画是中国春节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鲜艳的色彩、吉祥的寓意和生动的画面,为节日增添了浓厚的喜庆氛围。作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凝聚着民间艺人的智慧与才能。年画不仅寄托着人们对新年的美好愿望,也记录了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历史变迁。
来源:新华社 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人民网北京12月5日电 (记者韦衍行)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12月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北京时间12月4日,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正式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决定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19届政府间委员会常会上通过,标志着春节这一中国文化瑰宝走向全球,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北京时间12月4日晚,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央广网北京12月5日消息(记者孙鲁晋)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和报纸摘要》报道,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昨天(4日)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
北京时间2024年12月4日(巴拉圭时间2024年12月3日),听闻在巴拉圭亚松森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19届会议上,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国人欣喜无比。
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民族情感。2024年12月,春节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一里程碑事件不仅标志着春节文化走向世界,也为古老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带来了新的契机。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每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都会走到群众之中,与大家欢聚一堂,体年俗、做年食,共辞旧岁、同愿新年。 “每当辞旧迎新,总会念及中华民族千年传承的浩然之气,倍增前行信心。”家家户户贴春联,包饺子,做一桌热闹的年夜饭,相互送上团圆的祝福。
中国春节列入世界非遗。春节,是中国人最有仪式感的节日。贴春联、守岁、吃年夜饭、拜年……种种习俗里,是中国人朴素美好的生活理想。辞旧迎新、祈福纳祥、团圆美满,文化中国行看春节仪式感,你最期待哪个?网友:已经开始期待春节了!
中新社北京2月1日电 题:春节申遗成功,接下来如何做?作者 贾云峰 联合国旅游组织(UN Tourism)专家2025乙巳蛇年迎来首个“非遗版”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不仅是阖家团圆的习俗仪礼,更是中国人集体记忆的结晶,也是促进文旅消费的重要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