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时,我国经营越南,无不以红河三角洲为核心,如著名的唐帝国安南都护府就在今越南河内附近。唐军兵出两道,一军由蜀入,一军由海道入,此处的海路,即步头道,其由广西南部渡海到河内,然后溯红河而上,经越南老街、河口、元阳而到建水、玉溪、昆明。
“三角洲”是一种常见的地貌形态,位于河流的河口位置,如果是外流河,那么三角洲多位于河流的入海口位置,是由于流水的沉积作用而形成的一种流水沉积地貌。自然界中的河流大多携带有一定的泥沙,而在河流的入海口河段,通常由于地势低平,河流流速缓慢,泥沙沉积逐渐形成三角形的沙洲,就称为三角洲。
8月21-22日,中越“长江三角洲与红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演化对比合作研究项目”研讨会在中国昆明成功举行。研讨会由合作研究项目中方负责单位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主办,云南大学协办。
来源:【人民日报】三角洲是河流与海洋共同作用的结果,当河流搬运来的泥沙量大,而且无强劲的潮流或波浪将泥沙带走时,三角洲就会快速发育,向海延伸。三角洲湿地在洪水调控、气候调节、污染治理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意义重大大河浩荡,携沙填海,积淀成洲。
7月26日,“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二期)”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山东东营黄河口候鸟栖息地位列其中。曾经白茫茫的盐碱地、光板地,如今成了水草丰茂、生物多样性富集的大湿地。这得益于久久为功的修复保护措施,更遵从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