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重庆1月31日电 题:环境更友好,关爱暖人心——重庆新就业群体的从业新体验新华社记者黄兴每天骑摩托车行程100多公里、动辄步行3万步……春节期间,在重庆工作的“95后”外卖配送员王列艺十分忙碌。得益于多样化的关爱措施,他感觉自己从业环境更友好,工作也更舒心了。
华龙网 职业技能大赛选手正在比赛。重庆市人力社保局 供图就业是民生之本,一直以来就业工作都是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中指出,要完善就业优先政策,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用新职业支撑就业是条“新赛道”。
新重庆-重庆日报 张燕 王瑞琳 臧博编者按近日,重庆市委社会工作会议特别强调,要“建立新就业群体全方位关爱体系”。不久前,市委社会工作部等也出台了“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本报特推出评论专版,聚焦党建领“新”、服务暖“新”、治理向“新”三方面,探讨如何让这份关爱多点“新”意。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为建立新就业群体全方位关爱体系,12月12日,在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活动上,市委社会工作部等16部门联合发布《重庆市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以下简称《措施》)。
求职青年走进企业。市就业局供图第1眼TV-华龙网讯(陈雨)进企业探访、职业讲座、专项双选会……近日,重庆市就业局举办“体验引路·职场领航”职业体验促就业行动,组织高校毕业生代表走进企业实地探访,促进求职就业。
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黄仕强)“很多年都没动手包粽子了,今天重温了一下,包粽子的手艺没有退步。”6月20日,在重庆市渝中区惠源家养老中心,由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群体组成的志愿者与该养老中心的老人们一边唠家常,一边包起了粽子,现场的欢笑声此起彼伏。
【视线】原标题:重庆: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展现才艺中工网讯(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李国 通讯员唐春林)日前,重庆渝北区总工会联合渝北职工帮扶基金会举办“劳动筑梦·风采亮新”——渝北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才艺展示活动,来自外卖、快递、网约车、主播等多个行业的90余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了此次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12月12日,以“渝‘新’渝美·共治共享”为主题的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活动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重庆市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小哥来了”应用,并推出骑手“暖新地图”,营造城市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记者从12月12日举行的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活动上获悉,当日重庆正式发布关爱新就业群体系列措施,将面向新就业群体打造场景友好、人际友好、治理友好的“友好镇街”。此举旨在为新就业群体营造更为友好的环境,助力保障其权益。活动现场。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一头连着万家灯火,一头系着发展大局。1月19日,市政协六届三次会议开展“完善就业支持体系,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界别协商,与会委员汇聚一堂,围绕主题谋良策、出实招,期间,还就“支持新社会组织和新就业群体高质量充分就业”话题展开了深入交流。
骑手在“暖新地图”上查看附近的骑手驿站。12月12日,以“渝‘新’渝美·共治共享”为主题的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活动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活动现场,发布了《重庆市关爱新就业群体若干措施》、“小哥来了”应用,推出骑手“暖新地图”,营造城市建设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
第1眼TV-华龙网讯(记者 伊永军 通讯员 肖忆菲)12月12日,“渝‘新’渝美·共治共享”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活动在重庆国泰艺术中心广场举行。“渝‘新’渝美·共治共享”重庆市新就业群体“友好镇街”建设启动活动举行。
我们身边有一群“赶时间的奔跑者”:他们一年四季,风雨无阻穿行街巷;他们用车轮丈量城市,用服务编织人间烟火;他们是以外卖小哥、快递员、网约车司机等为代表的新就业群体。这个群体,不应该仅是城市的建设者,也应当是城市的共享者。
1月22日,北方小年,重庆市沙坪坝区小龙坎街道联合龙泉路社区举行“同心聚力”新就业群体新春联谊活动,邀请辖区外卖员、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30多名新就业形态劳动者与环卫工人、居民代表等一起包汤圆、吃汤圆。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杨铌紫“扫一扫这个二维码,几秒钟就能通行,既方便又安全。”12月12日中午,正值送餐高峰期,美团外卖小哥胡奇提着餐食来到渝中区石油路街道万科锦程小区,在小区东门二号岗前,他轻扫贴在墙上的访客登记二维码,几秒钟就通过审核,再顺利进入小区送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