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条关于“地球自转加速”的消息,冲上了新浪微博热搜榜的第一。据英国《每日电讯报》1月5日报道,目前,地球自转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平均一天的时间将会比以往快0.5毫秒,2021年有望成为“史上最快一年”。
海报制作:刘潇又是一年结束了你有没有感到时光飞逝如电?其实科学地来讲2021年确实会比以往年份稍短作为浩瀚宇宙中的一员,地球无论是公转还是自转,都会受到星际间作用力的影响,在不断地加减速中调整。仅就当下而言,地球的自转在加快,意味着一天在变短。
地球自转已经越来越快,这就意味着以后每天的日子都会缩短。地球自转一周是24小时,也就是86400秒。其实这里面存在不小的误差,地球每天自转的时间不可能恰好是24小时,每天都存在以毫秒为单位的误差。在过去几十年,地球自转一圈差不多就是24小时,也就是86400秒。
时间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从“只争朝夕”到了“只争刹那”。不过,生活并非只有快进键,还有慢键。从本质上看,生活和事业的快进,其实都是以慢进为基础的。除夕前,人们迎来一条有趣的新闻:一项研究显示,自2020年的年中以来,地球的自转速率呈现加快趋势,为50年来最快。
2023年7月28日夜晚全世界的目光聚焦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主火炬即将点燃……在万众期待中31位火炬手奔跑进入了主会场在他们当中有一位普通的电力职工——刘源在那个璀璨的夜晚他与30名火炬手共同点燃圣火盘当看到“太阳神鸟”带着12道古蜀文明之光点燃了大运会圣火当看到开
近日,一则关于“中国话‘过两天’”的帖子在外国网友中引发了热议。一位外国网友在网上求解,询问“中国话‘过两天’里的‘两天’,究竟是怎么计算的?”他表示,在国外,24个小时算一天,48个小时算两天。然而,他发现,在中国,这个概念似乎并不是这么精准。
今天的这篇公众号文章是第六十篇,距离我写第一篇,过去了两个半月,这一路写下来,得到了什么?支持我做下去的无非就是可以增加曝光,方便招学员,招合作商,你说是为了个人的记录啥的,那都是次要的,在很久的以后,我老了,再回头看现在的视频和文章,也许是会有不少的感触。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一天难道不是24个小时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绝对。近期,一项由成都理工大学大数据沉积研究团队黄何研究员和马超教授,联合国际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完成的研究,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了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速的过程。
月球奇遇,揭秘潮汐锁定的神秘面纱引言,在月球上悠闲地躺上一天,会是怎样一番体验?殊不知,这一天的“悠闲”,竟相当于地球上的27.3天!这一惊人数字背后,隐藏着月球独特的自转与公转现象——潮汐锁定。今天,就让我们一同揭开月球这神秘面纱,探索潮汐锁定的奥秘及其背后的故事。
一天难道不是24个小时吗?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不像我们想象得那么绝对。近期,一项由成都理工大学大数据沉积研究团队黄何研究员和马超教授,联合国际天文学家雅克·拉斯卡尔团队完成的研究,首次从地质记录中重建了7亿年前至2亿年前地球自转减速的过程。
不知不觉中,实“鼠”不易的一年就要过去,牛气冲天的新年已在眼前。一年有365天,一天有24小时,正准备过春节的你,有没有感到时光飞逝,24小时太短不够用?其实,这不光是直观感受,科学地来讲,现在时间的流逝比过去半个世纪的任何时候都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