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没有哪位作家可以做到马尔克斯这样,生前既得到众多批评家们的无尽赞扬,又捕获了遍布世界的无数读者,其中还包括相当数量的写作者,并受其影响。文学读者有谁不知道《百年孤独》,甚至背出那句著名的开篇?哪怕他写一出老年人的恋爱戏,都能迷倒一片二十出头的年轻人。
新华网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4月20日电(记者侯熙文)《百年孤独》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3月6日出生于哥伦比亚北部小镇阿拉卡塔卡。大师17日去世后,人们纷纷前往他的故居悼念这位文学巨匠。20日的阿拉卡塔卡,天气异常闷热。
除了好莱坞电影里的大毒枭和街头的黑帮火拼,我关于哥伦比亚的所有认识都来自加西亚·马尔克斯。包括波哥大,这个翻译成汉语总感觉莫名其妙的地名,如果不是马尔克斯曾在此读书、工作、生活,并在作品中屡屡提及,我肯定不会像现在这样喜欢。波哥大,事实上马尔克斯本人也不是很喜欢。
即使以为自己的感情已经干涸得无法给予,也总会有一个时刻一样东西能拨动心灵深处的弦;我们毕竟不是生来就享受孤独的。——马尔克斯《百年孤独》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年出生于哥伦比亚,在波哥大大学攻读法律期间开始文学创作。198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新华网北京8月22日电(记者安阳)泛黄的黑白照片,凝神沉思的侧影,为缅怀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以“加博的一生”为主题的摄影展于21日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开幕。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研究员魏然在摄影展开幕式上说,“加博”是亲友和读者对马尔克斯的爱称。
1927年,马尔克斯生在哥伦比亚一个大家族中,成为他们那个庞大家族中的一员。然而,在这里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八年之后,他就离开了,再也没有回去过。“从出生到少年时代,记忆关注未来,忽视过去。”因此,作者记忆中的故乡才会一如往昔,并没有被乡愁美化。
2014年3月,与阿尔茨海默病斗争多年的加西亚·马尔克斯感冒了,妻子梅塞德斯·巴尔恰却预感最终结局将到来:“我们过不去这一关了。”死亡如约而至,马尔克斯于那一年4月17日在家中去世。2020年8月15日,梅塞德斯·巴尔恰去世,这对文坛传奇伉俪的人生至此落幕。
加夫列尔·加西亚·马尔克斯,生于哥伦比亚阿拉卡塔卡,哥伦比亚文学家、记者和社会活动家,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西班牙语系作家之一,拉丁美洲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作家之一,198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百年孤独》的作者。
新华网北京4月18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 袁慧晶 涂洪长)“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归途的路,以往的一切春天都无法复原,即使最狂乱且坚韧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瞬息即逝的现实,唯有孤独永恒。”“我们最常见的美德之一就是对自己的不幸逆来顺受。
诺贝尔奖获得者马尔克斯成功的背后却是一群女人!马尔克斯不是由他父母抚育长大,而是由外祖母和姨妈们轮流照顾他成长的。这么多女人中,那个讲各种传说和鬼故事的外祖母对他影响最大。据说,小马尔克斯还亲眼看到外祖母和鬼魂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