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5日,广州西湖花市开市。 (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图)从哥斯达黎加起飞,经两次中转跨越数千公里,穿着一身红色唐装的华人曾福财终于落地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他的妻子黄少芳和女儿捧着一束百合花,在飞机到达处等待他。
迎春花市,俗称“行花街”,是广府地区春节前夕规模最大的传统民俗活动。除夕夜,人潮鼎沸、热闹非凡的迎春花市落下帷幕,记录广州花市题材的大型纪录电影——《行花街 行大运》拍摄工作也即将完成。随着今年迎春花市收市,该电影年三十夜也迎来拍摄最高潮时刻。
12月20日,“‘开卷广州’——解读花市里的广州文化密码”活动在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豆园DOC.Park)举行。活动现场同时举办了豆园作为广东省“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创新基地的揭牌仪式,标志着豆园作为文化园区,在集聚人才、创作优质内容方面迈入崭新阶段。
越秀西湖花市是广州最具代表性的传统花市,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素有“百年花市之称。广州市越秀区花市办8日发布消息称,越秀传统西湖花市将于1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路、西湖路、城隍庙广场设置花市档位,以年宵花销售为主,呈献传统花市“烟火气”。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文化盛宴:“开卷广州”——解读花市里的广州文化密码,在广州数字纪实视听产业园(豆园DOC.Park)举行,同时举行了豆园作为广东省“文艺两新”集聚区实践创新基地的揭牌仪式,标志着豆园作为文化园区,在集聚人才,创作优质内容方面迈入崭新阶段。
编者按:2025乙巳蛇年,第一个“人类非遗版”春节即将来临,随着春节申遗成功,“非遗过大年”也火出圈。广东作为非遗大省,拥有众多与新年相关的非遗年俗或非遗技艺,在新年来临之际,南方网选出代表广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的非遗项目,为广大网友呈现广东的非遗年味。
金羊网记者 何伟杰行花街,在广州已有上百年历史。老一辈广州人觉得,年前不逛花街根本不算过年。如今,随着广州大力打造花城名片,市民发现,除了逛传统花街之外,广州早已无处不飞花,花城看花正成为广州过年的新生活方式。
北京时间12月4日晚,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经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审并正式通过决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至此,我国已有44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总数居世界第一。
连日来,广州多个区官宣今年将启动迎春花市。时隔三年,广州传统花市正式回归,备受市民关注的老城区迎春花市也在紧锣密鼓筹备中。其中,越秀区迎春花市将于1月19日-21日在北京路步行街地区举行;荔湾区传统花市将在文化公园西门举行。
中新社广州1月9日电 (记者 蔡敏婕)记者9日从2025年越秀西湖花市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广州越秀西湖花市延续“百年花市,源于越秀”的历史传承,主牌楼以“海山楼”为原型设计,邀请海内外宾客前来体验“行花街”的乐趣,开心“转大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