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都南京,有一座大报恩寺遗址公园,这座公园中有一座现代复原的塔,从远处观望,有灿然夺目之感。在建成到被毁的四百多年中,一直都是中国的最高建筑,来华的外国人见之皆赞叹不已,称之为中古时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中西交融的成长历程中学时,朱棣文的成绩不算拔尖,倒是他哥哥的成绩是第一名。但上了大学以后,朱棣文说:“我不光是学书本上的东西,而是自己想学的就下功夫学。”结果朱棣文成了最优秀的学生,而他哥哥的名字反而无人知晓了。朱棣文后来居上,1970年又获物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由三人获得,他们分别是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朱棣文教授、美国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的菲利普斯及法国学者科昂。每一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的颁发,都是科学界的“年度春晚”。当大洋彼岸传来了华裔获奖的消息,国内总会掀起一阵舆论高潮,似乎这样就能加强民族自尊心一般。
孩子们的教育永远是父母关注的重点,要想培养一个优秀的人才,那么在教育方面,父母们就不能够掉以轻心,毕竟这个大课题,也不是一个那么容易就能解决的问题,所以,这时候如何去进行好的教育就成为很多父母所担心的事,尤其是当自家的孩子面临着幼升小的变化时。
图说:朱棣文(右)做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环球时报欧洲版驻荷兰特约记者 何文】当地时间6月24日晚,著名美籍华人、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朱棣文应邀做客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并就气候变化和能源问题发表演讲。中外1000多名学者现场聆听。
快乐是重要的,但还要学会与他者分享快乐,同时要具备全球同理心。朱棣文说,不为金钱左右的方法是选择简单的生活,“我现在开的这辆车已经用了19年,我希望还能开它个10年,不过大部分时间里我选择骑自行车,这同样让我觉得惬意。”在演讲中,朱棣文给出了 “财富自由”的新定义:有衣可穿,有屋可住,有车可行,不必奢侈,脱离财富的束缚并感到自由。
1948年:朱棣文,美国华裔物理学家,国家能源部长,97年诺贝尔物理奖得主朱棣文(英语:Steven Chu,1948年2月28日-),美国华裔物理学家,祖籍江苏太仓,生于美国圣路易斯;因“发展了用雷射冷却和捕获原子的方法”而获得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前任美国能源部部长。
江苏太仓江苏自古以来经济发达富庶,文人辈出,据统计,中国古代十大状元之乡独占三元。他鼓励儿子朱汝瑾学习理科,并在1936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翌年,抗战爆发,北平沦陷,朱汝瑾随大批师生辗转西南,在西南联合大学完成学业。
诺贝尔奖自设立以来,截止到2019年一共授予了919位个人和24个团体,其中4位个人以及1个团体两次获奖、1个团体三次获奖。勤劳智慧的中国人也在诺贝尔奖的历史上留下自己的足迹,截止到现在,一共有11位华人获得过诺贝尔奖。
父亲,朱汝瑾,麻省理工学院博士,美国3所大学教授,“中央研究院院士“。母亲,李静贞,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哥哥,朱筑文,麻省理工学院博士,斯坦福大学医学系教授。弟弟,朱钦文,政治学博士,哈佛大学法学博士,美国顶尖律师。妻子,吉恩,物理学博士,斯坦福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朱棣文与妻子吉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