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客户端 全东语爱德华·马奈 戴着紫罗兰的贝尔特·莫里索 55×39cm 布面油画 1872年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莫里索坐在位于法国南部尼斯的新家书桌前,她黑色的头发轻轻反射着窗外照进的阳光,同样黝黑的眼睛望向远处天空,如同她在爱德华·马奈那张著名的油画《戴着紫罗兰的贝尔特·莫
展览将“重现”莫里索与丈夫、马奈的弟弟欧仁·马奈的英国蜜月之旅,在这场旅行中,英国的夏季活动与英国画家们给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舞会》,1875 Copyright Musée Marmottan Monet, Paris。
自印象派独立画展诞生至今,已走过150年的风雨历程。今年,巴黎奥赛博物馆与华盛顿国家美术馆联手策划了《Paris 1874: Inventing Impressionism》特展,分别在巴黎和华盛顿展出,吸引了众多印象派爱好者的到访。
150年前,1874年,莫奈、雷诺阿、德加、莫里索、毕沙罗、西斯莱等31位艺术家决定摆脱官方“沙龙展”的束缚,自行举办展览。在他们的努力下,一场名为“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展”的展览在巴黎开幕。这一展览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反响,宣告了“印象主义”的诞生。
今年是首届印象派展览举办150周年,历史上先后共举行8场印象派展览,并以1886年的展览作结。参展艺术家包括克劳德·莫奈 、贝尔特·莫里索 、艾德加·德加 和保罗·塞尚 ,他们大胆地挑战欧洲绘画传统,改变艺术史的进程。
对于漫长的前女性艺术史来说,无法流通的天赋,就不是天赋,剩下来的就只有蛰伏和隐藏。那些没有被记录下来的,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散落的、尘封的记忆,曾经对艺术作过贡献的人,是不在历史之中的。除非,我们重新梳理历史。
1 长安街读书会第20250105期干部学习新书书单。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概论》既有知识链接拓宽阅读视野,又图文并茂丰富了阅读内容,是一本质量上乘的通俗理论读物,是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深入认识中国式现代化文化形态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撰文_李莞潸在托马斯·海涅的海报中,女性在象征“艺术家”的同时,算是特别“点”到了“女性艺术家”。相较于慕尼黑分离派和维也纳分离派,柏林分离派自成立之始起就向女性艺术家敞开大门,也是第一个接纳女性成员的重要艺术家团体。
00:46巴黎奥赛博物馆“马奈/德加”展览视频。(00:46)一个穿着黑色西装的男人斜倚在沙发上,目光投向远方,听着妻子弹琴。但这幅名为《马奈和他的妻子》的作品中,画家妻子却仅存一半。19世纪60年代,印象派大家德加为马奈画了这幅画,并把它当作一份表达爱意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