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猴制作技艺是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间艺术家的巧手之下,蝉蜕、辛夷、白芨、木通等几味中药,通过粘接,制作成活灵活现的“毛猴”。和联播一瞬一起,欣赏指尖上千变万化的“齐天大圣”吧。监制丨彭娜编导丨张英 李琨剪辑丨张斌策划丨焦健 杨艺©202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
泉润非遗,美好生活。10月19日上午,2024年“技耀泉城”海右技能人才大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能大赛决赛启动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首日进行的是青少年组别的比赛,本次共设置了塑作类、纸艺类、女红类、陶瓷类、雕刻类、绘画类六类。参赛选手们做足了准备,纷纷展示起自己的“绝活”。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青少年的假期生活,近日,东城区永外街道市民活动中心内,非遗传承人邱志刚为青少年们带来了一次非遗毛猴制作体验活动。据了解, 2009年,邱志刚入选东城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北京纸扎花灯的代表性传承人。
今天中午,通州区融媒体中心第四场“我为群众办实事”公益直播带货走进张家湾镇毛猴坊,创新非遗作品传播形式,以“云体验”的方式向广大网友展示了京味毛猴的微型景观与制作工艺,助推非遗活态传承。此次公益直播带货聚焦非遗手工艺品——毛猴。
(记者 程凌润)6月17日上午,“济南毛猴”非物质文化遗产第三代传承人杨凤岩带着他的得意之作来到趵突泉公园泺苑,现场为市民游客讲解济南毛猴的历史渊源与制作技艺,惟妙惟肖、活灵活现的毛猴,引的在场众人啧啧称奇。
近日,金宝汇2025新春非遗文化市集热闹开市,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感受非遗文化的独特魅力。市集上,数十位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传统手艺,景泰蓝、烙画葫芦、大漆、毛猴、北京耍货等传统技艺一一呈现,在展现非遗文化的同时,也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追梦·一线职工风采录】原标题:“毛猴”秀成语 非遗“火”出圈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李昱霖 通讯员 刘昆 黄涛蝉蜕、辛夷、白及……近日,走进位于河北省邯郸市丛台区的毛猴非遗技艺传承人宋波家中,只见在一张摆满各类材料的方桌前,宋波正一手夹着毛猴,一手操纵镊子清理上面的污垢。
北京日报客户端 | 记者 孙云柯近日,通州区2023年“运河传艺”传统文化传承活动在临河里街道文化活动中心举行,分别以琵琶制作工艺和毛猴制作工艺为主题开展了两场活动。居民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互动,共同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
在老城区西南隅街道公园巷社区,有一位痴迷“毛猴”的手艺人——李宏超。今年59岁的他,在30多年前接触到“毛猴”的制作技艺,从此醉心其中,并不断研究发展。前段时间,他带着自己的作品到新加坡参展,让外国友人在“毛猴”的世界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6月5日,北京石油学院附属小学的课堂上,海淀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毛猴代表性传承人荣慧生被学生簇拥着。他一捏一粘,一只成人拇指大小的孙悟空便扛着金箍棒横空出世。这是海淀区非遗进校园成果展的活动之一,5位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向小学生们传授非遗技艺。
近日,土左旗非遗文化产品在哈素海景区展示,包括剪纸、土默特面塑、土默特毛猴制作技艺等,让游客在游览景区的同时感受非遗魅力。土默特毛猴土默特毛猴制作技艺是本次活动展出的亮点之一,千姿百态的毛猴展现了市井民众生活,并逐渐形成不同文化特征和表现内容的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民间手工技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