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农民日报 金秋十月,粮满大地。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香日德镇新源村的小麦田里一片金黄,收割机来回穿梭,收割、脱粒一气呵成。“今年夏天,这里遭遇暴雨和大风极端天气,其他小麦品种倒伏严重,产量受到影响。
新华社沈阳5月9日电 题:好种子怎样更好推广到农民中去?——东北三省粮食生产蹲点调研之一新华社记者姜潇、邹明仲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业是保障粮食安全的源头。春播时节,新华社记者深入东北黑土地采访发现,田间地头有口皆碑的好种子越来越多,成为农民稳产增收的利器。
来源:【交汇点新闻客户端】交汇点讯 今年春节前,六合区公布新一批区级非遗名录代表性项目,竹镇萝卜干制作技艺“意外”上榜。一颗小小的萝卜为何能成为“非遗”?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通过开展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今天的竹镇萝卜干早已长大变强,成为一项助振兴促共富的特色产业。
“种得不错咧!”在黑龙江省富锦市兴隆岗镇兴胜村,黑土地上夹杂着泛黄的秸秆。远处,崭新的红色农机正隆隆地向前开去,留下两条笔直的车辙。41岁的任庆伟和几个村民合伙成立了谷物合作社。今年,他的合作社新购置了两台免耕机。“免耕好啊,不用犁地耙地,省时省力。听专家说,还能保护咱黑土地哩!
5月17日,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小麦育种室主任吕亮杰(右)在国营赵县乡官原种场的种植示范田里,查看小麦长势。河北日报记者 郝东伟摄5月17日,在位于赵县前大章乡的国营赵县乡官原种场的种植示范田里,种子经销商和种植大户议论纷纷:“这块地的小麦为啥秆壮穗多?
新华社北京5月11日电 题:记者来信:一粒种子的分量新华社记者姜潇、孙晓宇一粒种子的分量有多重?春耕采访路上,看到这样一个场景,被深深打动:在位于黑龙江省庆安县的一处玉米地,免耕播种机正在田间隆隆作响。作业完毕,有些零散的种子被风吹落在地,红色颗粒点缀在黑土地上,分外显眼。
金风送爽,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李村镇种粮大户李永平种植的1600多亩玉米迎来丰收季。望着长势喜人的玉米,李永平脸上满是喜悦。“最近几年,我都种植农业农村部门推荐的优良玉米品种,增产增收。”李永平说,他种植的石玉348是青储玉米品种,每亩青储量超4吨。
数台现代化收割机驰骋,辽宁省铁岭市昌图县众鑫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的大田里扬起阵阵尘土,轰隆声中一排排玉米被快速压倒完成脱粒,农户们有的指挥收割机作业,有的将玉米装袋搬运……当前,辽宁省各地秋收正酣,截至10月13日,已收获粮食3635.4万亩,收获进度为67.7%。
来源:安徽日报 翻地、施基肥……4月上旬,蚌埠市固镇县新马桥镇水利村的玉米种植示范基地里,旋耕机来回穿梭,工作人员忙着平整土地,准备迎接玉米新品种“凤糯168”的到来。“凤糯168”是安徽科技学院玉米科技创新团队历经8年攻坚培育出的品种,2023年通过国家审定。
央视网消息:种子作为粮食的“芯片”,一头连着百姓生活,一头连着国家战略。眼下,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科技人员正在海南忙碌着南繁育种工作,他们将水稻、玉米、棉花等育种材料在各省份收获后,拿到南方进行繁殖和选育,这样一年可繁育2代至3代,加速育种过程。
“量子赋能”种子,本质上是坑农骗农的新型假农资,不仅损害农民群众切身利益,而且危害国家粮食安全据央视财经报道,春耕农忙时节,一些商家在广大农村,推销一种宣称可以通过量子技术给农作物种子赋能的高科技产品。有商家宣称,“五年来,没有失败的案例。
来源:内蒙古日报 粮安天下,种筑基石。种业是农牧业生产的起点,也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关键所在。 作为祖国北疆“粮仓”“肉库”“奶罐”,内蒙古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凝心聚力写好种业大文章,加快推动种业高质量发展。
在安徽南陵,插秧机、无人机、收割机依次排开,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这就意味着,必须要守住耕地红线,把高标准农田建设好,把农田水利搞上去,把现代种业、农业机械等技术装备水平提上来,把粮食生产功能区划好建设好,真正把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