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栏式陶屋模型所谓“干栏”,其实就是典籍对南方蛮族这种架空而建房屋的总体表述,最早见于春秋时期,称为“檐巢”“巢居”等。晋代张华《博物志》记载:“南越巢居,北朔穴居,避寒暑也”,也就是说,这种建筑基本可以确定是早期南方人的普遍居住形式,这当然和自然环境密切相关。
【来源:浙江省文物局_收藏鉴赏】春秋伎乐青铜屋模型高17厘米,面阔13厘米,进深逾11厘米。1982年出土于绍兴坡塘狮子山306号春秋墓,现收藏于浙江省博物馆。青铜房屋模型底部呈长方形,三开间,三进深。四角攒尖顶。
【来源:桂林晚报】在桂林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上,有一位90后小伙,他以木为笔,以匠心为墨,精心制作出一幅幅令人叹为观止的古建筑木构模型。他就是石荣敏,一位专注于中国古建模型制作,用双手和智慧让千年古韵重生的青年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