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子,戚继光求见!”嘉靖四十五年(公元1566年),张居正已经位居大明内阁次辅,离首辅之位仅一步之遥,他听到家臣来通报,赶紧命人将其请进来。因为此时正是朝廷用人之际,尤其缺乏戚继光这样的良将,所以张居正需要拉拢这样的人为己所用。
第十回 王真人逞凶酿血案 张阁老拍案捕钦差 第十回 王真人逞凶酿血案 张阁老拍案捕钦差 张居正让姚旷送给冯保的信札,谈的仍是张佳胤处理安庆驻军哗变的事。他感觉到高拱又会在这件事上大做文章,故向冯保说明事情原委,希望他注意高拱近期的奏折,方便时烦能及时通报。
说到张居正,可以说基本上是正面评价居多,对张居正的夸赞之词更是潮水般喷涌而至。无论是教科书还是史料读物,张居正都被评价为是为大明朝续命和拨乱反正的“英雄”人物,张居正之所以热度如此之高,不仅仅是因为他成功的改革,而且还因为他是终明一朝,唯一一个压住了皇帝的内阁首辅,颇有权相之风。
相信很多朋友对于张居正为什么能废掉万历皇帝只是略知一二,但并不了解其中的具体原因,比如张居正能管全国的所有政务、皇帝很听他的话,可权力大、能任命天子只能说明所有人都怕张居正,要说他能废帝,确实差点火候,因为皇帝是天下独尊,想要废掉一个帝国地位最高的人,实在不是一件随口说说的事,所以接下来请容许我为大家先解开这个重要谜题。
如果要再说得细致一点,张居正还是有两个敌人的,他们分别是一个上级、一个下属,不过这些都是在张阁老去世之后才发生的事情了,咱们就先谈上级吧,具体是哪位上级大家肯定也知道了,作为年仅十多岁的万历皇帝,他跟张居正“爱恨情仇”不可谓不被世人反复传诵,因为对于整个明朝历史来讲,这实在是一段不一般的佳话,也是张大人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亦是他这一生做得最失败的事情。
张居正的老爹病逝了,按照祖制,他得回老家在父亲的墓前待三年,这叫丁忧,也是守孝,不少朋友来问我,丁是不是指家中成年男子的意思,想跟大家解释一下,这里的“丁”另有别意,它是说,“丁,当也,即遭遇的意思。”
要知道,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让一个人每天都干二十个小时的工作,说他不累我是肯定不信的,然而在张居正去世前的那几年,他真的这么做到了,并且一直坚持为本、没有松懈,那时候,在张居正的眼里,只有“国家”两字,一些朋友表示张居正是不是也有美中不足,他是不是也应该分点心去防范小人,可我想表达的是,他真的没有精力了!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很特别的朝代,这是一个对官员极不友好的朝代,轻则凌迟三千,重则剥皮揎草。但对于朝堂之上的言官们来说,这是一个言论极其自由的黄金时代。除了皇帝,那是想骂谁就骂谁,有事参你一本、没事也要参你一本!
这就是满身癌症的,做完一次化疗,延寿10年,然后病人不满意,就把唯一能治病的医生给捅死了。历朝历代都是如此,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创新为社稷黎民百姓,让国库充裕,为大明王朝延续了五十年,但是损害了官僚利益集团,所以必然受到很大的阻力,正如当今社会面临的一些问题,需要张居正这样的改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