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赣南日报】本报讯 (陈粮峰 刘文才)“到了饭点邻居会送饭过来,村医定期上门量血压,保洁人员帮忙打扫卫生,还有公益理发师来家理发……”来到寻乌县澄江镇汶口畲族村行动不便老人蓝义刚家中,他正开心地向左邻右舍讲着自己幸福的老年生活,表示农村老家就是养老的“快乐老家”。
来源:【黑龙江日报】记者19日从哈尔滨市民政局了解到,在推进哈市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项目中,哈市民政部门制作推出了《一图读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以此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知晓率和流程,并同步接受社会层面的监督。
来源:【渭南日报】为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市民政局严格遴选服务机构,对签约服务的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一户一策”制定服务方案,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等上门服务。截至目前,共为全市5880名经济困难的失能和部分失能老人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4.3万余次。
记者近日从晋江市民政局获悉,2024年晋江市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项目正式启动以来,晋江市19个镇街的1600多名老年人得到了全方位的上门服务。近日,记者跟随晋江市民政局和第三方服务商工作人员,一起来到陈埭镇73岁的丁阿伯家里。
福建日报·新福建客户端 12月5日讯(记者 陈盛钟 通讯员 郑兰婷)打扫卫生、晒洗被褥、理发服务……助老员隔三差五上门的嘘寒问暖,让家住城厢区东海镇蔡亭村的居家养老服务对象肖吓美老人心里暖意融融。“感谢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我们老年人能够享受到这么好的服务!”她说。
10月25日上午,在张北县油篓沟镇开前堡村88岁的吕吉老人家中,社工白江又是打扫房间卫生,又是给老人测血压、刮胡子、剪指甲,忙个不停。“大爷,今天还推推头不?”白江问道。“嗯,是有点长了,推推吧。”吕吉说。理完发,老人看上去更加精神了。
国家统计局1月17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占全国人口的21.1%,这意味着中国已正式迈入中度老龄社会。有观点认为,中国面临着老龄化速度较快的特殊问题,要对老龄化有着更快的反应速度。
“大爷,您家的窗户也有点脏了,我来帮您擦一擦。”近日,根据约定的时间,养老护理员胡如红准时来到82岁的解爷爷的家中,拖地、擦窗户,不一会就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除了做家务,护理员还帮我和老伴买菜、代办事情,而且不花我们一分钱,全由政府‘买单’呢。”解爷爷对记者说。
助餐、助洁、助医、助行,只要老年人需要,公办养老机构就能送服务上门。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了解到,近日,陕西省首家公办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机构在吴起投入运行,以市场化手段招聘管理服务人员,政策兜底保障带动就业,打造“全天候居家养老上门服务”新模式,推动社会化养老共建共享。
华声在线全媒体见习记者 崔贝勒 通讯员 刘珍 莫雅雯 “夜半三更哟盼天明,寒冬腊月哟盼春风……” 还未走入桃源县乐怡园养老服务中心,舞蹈队悠扬的伴奏声便传入耳中。推开门,一间近百平方米的专业舞蹈室内,阿姨们排练着《映山红》的舞蹈,演奏队的叔叔们在一旁热情伴奏,一派祥和美好的氛围。
助老员为居家养老的老年人测血糖。本报全媒体记者 余红举摄为推动居家养老服务方便可及,去年5月,我省出台《江西省推进养老服务提质升级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以建设家庭养老床位和提供居家养老上门服务为内容,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
顶端新闻·大河报记者 韩懿亭 高鹏 文/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在中国这片古老而温暖的土地上,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历久弥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如何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体面、有尊严地老去,不仅成为子女的牵挂,更成为全社会共同的责任和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