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我们就可以从一些历史老照片中发现,苏联坦克频繁遭到“斩首”。后来在苏俄制式坦克参与的战争中我们也能经常看到这些情况发生,比如在中东战争,海湾战争,车臣战争,叙利亚战争,乃至于到现在的俄乌战争之中,俄制坦克炮塔被炸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
中国海军陆战队某旅在粤西某海训场连贯实施全员全装渡海登陆作战演练,其中出现了其装备的07B自行榴弹炮的半自动装弹机的装弹画面,由于07B其实就是07式换了一个底盘,火炮系统并没更换,因此可以借此看一看PLZ-07型自行榴弹炮的装弹过程。
但是最近网络中出现了相反观点:手动装弹的坦克强于有自动装弹机的坦克。俄乌两国的坦克主要设计理念均是出自前苏联,有种观点认为这是“苏系”的坦克设计上出了问题:主要原因就是——“苏系”坦克设计的自动装弹机的弹药,位于坦克炮塔内乘员的下方,坦克如果中弹后,位于乘员下方的弹药极易殉爆,会直接造成人员伤亡,并造成炮塔被殉爆产生的冲击波掀飞。
坦克的三大指标是火力、机动性、防护能力。火力也有三大指标,即“快、狠、准”。其中,“快”是装弹速度,“狠”是穿甲深度,“准”是首发命中率。很多国家宣称,自己的坦克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但实战中难以做到100%首发命中。
↑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华约阵营大量装备的T-54、T-62系列主战坦克,其大倾角车体首上装甲能够达到180mm左右均质钢的装甲等效,半球形的炮塔正面更是能够达到250mm均质钢的装甲等效厚度,且其良好的防弹外形对防御全口径动能弹药有着非常良好的效果。
军改之后我军建立了大量的合成旅,分为重型、中型和轻型三种,而轻型旅中也包括有全装甲猛士越野底盘的高机动旅、强调越野的山地步兵旅等,采用MV3底盘的PLC-161型122mm卡车炮就是山地步兵旅的最新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