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插秧机、变量施肥无人机、无人直播机……7月20日上午,“工厂化农业与智能农机装备专项无人农场服务乡村振兴”现场会在河源市东源县柳城镇下坝村万绿智慧农场举行。现场,农业“黑科技”轮番上阵,田间地头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中新网济南3月16日电(孙婷婷)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为150亩地喷洒除草剂、为60亩地撒施化肥……春日的农村大地上,农事渐起,迎来春季管护的“黄金时节”。高效节能、操作便捷的植保无人机,在齐鲁大地上腾空而起,成为大田施肥、喷药作业的“一把好手”。
眼下正值小麦春管关键期,也是病虫害高发期。连日来,绵竹市各种植大户抢抓晴好天气,深入田间地头,利用植保无人机开展小麦病虫害飞防作业,助力春季田间管理,确保小麦稳产增收。3月22日,在富新镇贵丰家庭农场里,连片的麦田绿意盎然,长势喜人。
来源:内蒙古日报 植保无人机对水稻田喷洒作业。辛田宝(左)正在操作无人机施肥。四林筒村村民给植保无人机药箱加药。在通辽市奈曼旗八仙筒镇四林筒村玉米地头,随着风扇的转动,无人机伴随着轰鸣声飞向空中。按照规划的路线往返,不到半小时就完成了几十亩玉米的农药喷洒作业。
来源:工人日报 原标题:植保无人机为乡镇青年打开新职业大门(主题)行业急需飞防好手,田间飞手锻炼综合技能,以求“越飞越稳”(副题)工人日报—中工网记者 黄仕强阅读提示随着智慧植保的普及应用,许多乡镇青年当起了田间飞手。
来源:连云港日报 眼下,港城大地春耕春管正当时。在连片的麦地里,植保无人机飞手们进入了一年中最为忙碌的时节。灌水、配药、设定飞行参数、起飞、喷洒……植保无人机按照既定路径在田间盘旋,将肥料、农药均匀洒下。多旋翼无人机技术和智慧农业的发展,带动了我市农用无人机市场规模不断扩张。
农业无人机等智能设备替代了大量人力,也孕育了一种新的职业——无人机飞手。杨良32岁,是天津宝坻人,在北京顺义做了十年的农机手,他原以为,这一辈子就和田地打交道踏踏实实开农机,没想到转型做了农业无人机飞手,“开着”飞机去种田。4月26日,农业无人机飞手杨良在顺义区一处麦田进行作业。
极目新闻记者 高伟通讯员 汪龙3月26日,在湖北荆门钟祥市石牌镇王坡村,四架无人机发出嗡嗡声,腾空而起,一字排开,正在对1600亩油菜实施“一促四防”作业。眼下正是对冬油菜开展“一促四防”,增加角果数和粒重,确保油菜高产稳产的重要时节。
当前正是小麦返青拔节期,受到前期寒潮冰冻天气影响,大部分在田农作物都受到了冻害,小麦的叶片也因此发黄受损,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补救,将来就有减产的风险。2月27日,记者在湖北省枣阳市熊集镇后营村看到,4架植保无人机载着肥料穿梭于小麦田间,一个上午,就完成了400亩麦地的播撒任务。
央广网咸宁3月7日消息 装药、起飞、喷洒……3月4日上午,咸宁市咸安区向阳湖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区内,一架架载有农药、肥料的无人机,从地面垂直起飞到田埂上空,按照设置好的路线来回盘旋在田埂之间,将所携带的农药、肥料均匀喷洒而下。
近日,在新疆阿克苏地区库车市玉奇吾斯塘乡阿热买里村绿意盎然的小麦地上,无人机正在空中按照预设航线飞行,其悬挂的施肥设备能够均匀、准确地将肥料撒播到每一片需要营养的麦叶上,确保了冬小麦的均衡营养供给。无人机作业不仅大大提高了施肥效率,减少了劳动力和成本投入,而且显著提升了施肥效果。
来源:人民网 “我一亩水稻喷洒农药,只需要不到两分钟的时间。”近日,在江西省宜春市靖安县双溪镇河北村种粮大户舒冬生笑着对笔者说。舒冬生是土生土长的河北村荆坪组人,种植水稻多年,在靖安县多个乡镇承包了数百亩稻田,是本地小有名气的“种粮大户”。
来源:长江日报 植保无人机正在油菜基地喷洒肥料。长江日报记者蔡梦娅 摄不负好春光,春耕正当时。当前,正是促进油菜、小麦春发生长、苗情转化升级的黄金期。长江日报记者走访发现,全市各区都在抢抓农时,大力推广农业机械化运作,强化农资服务,保障优质种苗,主动打好春耕春管保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