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文化综合报道】“孔子者,中国文化之中心也,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2500多年来,孔子的思想内涵、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取向,在时空中积淀、滋养、演变,铺染着中国人的生命底色,被融入炎黄子孙的血液中,熔铸成我们的民族性格。
在山东曲阜,除了“三孔”和尼山圣境外,还有一个很值得一去的地方__孔子博物馆。孔子博物馆地处于曲阜市孔子大道100号,占地面积16.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5.5万平方米,各类陈列面积共1.7万平方米 。是社会科学类名人专题博物馆。
自2019年9月6日建成开馆以来,孔子博物馆锚定文化“两创”,展示中华文明,让文物说话,为传统文化插上时代的翅膀。科技赋能添彩,让文物“活起来”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更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载体。
11月28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孔子博物馆,从一件件珍贵文物中,感受孔子时代及儒家文化传承的历史脉络。据了解,孔子博物馆是为传承弘扬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建设的大型现代化博物馆,由两院院士吴良镛先生规划设计,占地面积16.
自2019年9月6日建成开馆以来,孔子博物馆锚定文化“两创”,展示中华文明,让文物说话,为传统文化插上时代的翅膀。科技赋能添彩,让文物“活起来”陈列展览是博物馆特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是新技术应用的前沿阵地,更是让文物“活起来”的重要载体。
山东商报·速豹新闻 徐景春5月10日下午,聚焦济宁文化“两创”暨高质量发展央媒、省媒济宁行媒体活动走进了孔子博物馆(曲阜),30余名记者一同参观孔子博物馆(曲阜),感悟孔子穿越时空的超凡魅力!记者们跟随着导游一起走进了孔子博物馆(曲阜)这座气势雄伟的宝殿。
青铜器“商周十供”、战国时期黄玉马、《孔子杏坛讲学图》、明代蟒袍、记录400多年历史的孔府档案……孔子博物馆珍藏着具有鲜明中国传统家族特色、极高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置身这里可与至圣先师孔子“零距离”对话,沉浸式感受儒家文化的魅力。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山东频道:11月18日,研学体验团走进孔子博物馆。这里的藏品主要来源于孔府旧藏,承载着孔子故里悠久的历史,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展示了孔子的时代、孔子的一生、孔子的智慧、孔子与中华文明、孔子与世界文明、诗礼传家等内容。
11月28日,“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孔子博物馆,刚踏入馆内,那一件件蕴含深厚文化底蕴的文物便如磁石般吸引着众人目光,将孔子时代及其传承的儒学文化淋漓尽致地展现于世人面前。△孔子博物馆外景。
济宁新闻网4月28日讯(记者 高桂菊)4月28日上午,由山东济宁、河北衡水、浙江衢州、福建南平联合主办的 “儒风浩荡润古今”网络主题宣传活动收官站走进曲阜孔子博物馆,跨越千年时空与孔子相逢,用科技和历史对话。走进博物馆,肃穆、庄重感扑面而来。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刘朱鹮国际在线报道(记者 马嘉欣):11月28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山东省委网信办等指导的“何以中国·弦歌不辍”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访团来到了位于山东省济宁市曲阜市的孔子博物馆,在这里与圣人对话,领略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
“千年礼乐归东鲁”,大家好,我是孔子博物馆的讲解员朱郁安,欢迎收听“日出东方——山东地区早期礼乐文明发展”系列讲座。本期我们一同认识本次展览中龙山文化的玉璇玑。璇玑亦称“牙璧”,最早是由大汶口文化先民创造的玉礼器。“璇玑”二字,源出《尚书·舜典》:“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