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要早安睡,是因为相传有个老鼠娶亲的民俗故事。年味是中国人复杂感情的融合与交织,略显琐碎的仪式里传递着脉脉温情。每一个节气或者歌谣都体现了先辈的智慧,年俗同样如此。半岛新闻客户端新春策划《动话宏兔》,将为您揭秘春节年俗和兔子相关的那些事,敬请持续关注。
新年是一年之始,因此在新年的第一个月,也就是大年初一到十五,人们都称为“岁首”,岁首的这几天,基本上每一天都有不同的习俗,过了正月十五之后,这些习俗才会慢慢减少,所以从年初一到正月十五每天都是节日,民间也有:“正月禁忌多”的俗语。
2月12日是大年初三。这一天,祖先曾立下古训: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竟然可以名正言顺睡大觉,而且是睡大懒觉,有没有觉得不可思议?但这习俗确实是真的,因为经历了除夕的守岁、初一的拜年、初二的串门,也是时候补补觉、歇歇脚、养养神了。
/ 大年初三 /大年初三有着“睡到饱”的习俗不外出、不迎客、不做家务好好休息是关键这一天也是“赤口日”人们常常会“贴赤口”求吉祥今天是大年初三古话说得好:“初一早,初二早,初三睡到饱”这习俗的确是真的大年初一初二走亲访友消耗体力所以今天就是——好好休息,啥也不干这样才能恢复精力在
传统习俗中,大年初三不出门。初三又称“赤狗日”,传说赤狗是熛怒之神,遇到了会不吉利,所以人们一般在这天足不出户,留在家中。旧时,为了破解“赤口”带来的不吉利,在南方的人们早上会贴“赤口”,即在红纸条上写“出入平安”“大吉大利”等吉祥话,并且贴在门顶上,提醒人们这天要好好说话。
在中国众多的传统节日中春节无疑是最为隆重和热闹的它不仅承载着辞旧迎新的美好寓意更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与民俗习惯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让我们听听本土民俗专家解读春节民俗今天是农历乙巳蛇年的春节大年初三正月初三系猪日(相传由女娲娘娘创造出了猪),在民间有“肥猪拱门”吉语一说,象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