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父亲节,每每在父亲节或者一些特殊的日子,我总会不由得想起父亲来,尽管父亲已经去世很多年了。父亲生于1926年,高小毕业,民国的高小不知相当于现在的什么水平,总之就是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后来他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做铁道兵,到过朝鲜战场。
本人今年30岁,有一个严厉的父亲,我有一个龙凤胎姐姐,父亲是某县城公司领导,因为性格原因,他属于雷厉风行,而且下属稍微办错一件事就严厉批评的那种,父亲在家对待我们也很少开怀大笑,都是严丝不苟,不知道是因为工作压力大,还是看到我们小孩调皮心烦,反正从小到上大学,我觉得印象中很少有他在我们姐弟俩前面开心笑过几次,反而家里请客吃饭,他请朋友和同学吃饭喝酒的时候能听到他爽朗的大笑。
■ 侯家赋年已80岁的父亲,近年突然变老了许多。父亲6岁时,奶奶就去世了。刚懂事的父亲就是在爷爷的拉扯下渐渐长大的。在那缺衣少食的贫穷年代里,孩子想上学读书,不是件容易事,更何况是没有娘的孩子。父亲从10岁开始,就跟着爷爷在湖里划船运货。
01张爱玲在《半生缘》里写道:“人到中年的男人,时常会觉得孤独,因为他一睁开眼睛,周围都是要依靠他的人,却没有他可以依靠的人。”其实,中年男人,还有另外一个称呼,那就是:父亲。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这样的生活,谁经历了,谁就“心有余悸”。
对多数人来说,父亲是一双成长中时常护佑的宽厚大手;但对一些人而言,父亲是一阵时隐时现的弥漫硝烟。“父亲”这一形象有多复杂,父爱就有多难定义。如何理解父亲?在父亲节即将到来之际,不妨从名家笔下,与父亲的故事中,寻找答案。在你的记忆里,父亲是严厉的,还是和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