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大同10月12日消息(记者张洁 见习记者张晋鹏) 10月11日,众多游客在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区代王府观看国内首部沉浸式王府演艺《天下大同》。随着长假结束,山西各景区依旧人流如织,很多游客选择错峰出游,让景区热度不减。
【来源:大同晚报】南环东路上“穿毛衣”的树木 本报记者 韩堃 摄本报讯 (记者 双红) “大同的树木穿毛衣了,又可爱又温暖,多巴胺的色彩太吸睛!”“为了迎接冬天的游客,大同也是各种整活儿,用心了哈,太浪漫了!
本报大同10月8日讯(记者翁剑)国庆假期,大同市各大景区、文化场馆人气爆棚,古城街巷人潮涌动,各种文化活动精彩纷呈。截至10月7日18时,纳入重点监测的6家景区累计接待游客1232703人次。全市未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未接到重大旅游投诉,旅游市场秩序平稳有序。
大同,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历史定位。从新中国成立之初到20世纪90年代,大同作为全国煤炭生产和重化工能源基地,“因煤而兴”成为全国十三个较大城市之一;进入新世纪,受制于“唯煤而困”的产业结构单一影响,在多元发展上表现乏力;进入新时代,转型发展成为重新定位大同的热词。怎么转?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安青)春节将至,携程日前发布了《2025春节旅游市场预测报告》。报告数据显示,春节期间,大同等小众旅游目的地热度显著飙升。(资料图)作为“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假期,打卡非遗体验活动、过个地道的中国年已成为新风尚。
【来源:山西日报客户端】山西日报客户端综合报道 昊天山、老虎山、狼窝山、金山、黑山……站在牌楼山上,来自太原的跑者周慧慧环视远方。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一座座火山连绵起伏。用时3小时10分钟,周慧慧到达牌楼山。这是大同火山群国家地质公园的热门打卡地。站在这里,各座火山尽收眼底。
【来源:黄河新闻网大同频道】黄河新闻网大同讯(记者魏悦)记者从山西省委宣传部、山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化全方位转型”系列主题地市系列首场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截至目前,大同市累计接待游客157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107.5%。
“来大同旅游少说也有五次了,因为喜欢,所以来了又来。”1月15日,一位来自内蒙古的游客分享了此次冬季来大同的新体验:冬季由于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日光照在佛像上,金灿灿的,这种光影之美达到极致,带来一种神圣的视觉震撼,而这样的“日照金身”奇观只有在冬天才能看到。冬日的大同善化寺大殿。
截至目前,大同市共创建30家A级旅游景区,2024年初至今已累计接待游客1575万人次,比2023年增长107.5%;云冈石窟接待游客突破400万人次,恒山景区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创历史新高;大同文旅“火爆出圈,势头强劲”。
海报制作:商羽琳 极目新闻记者 李迎已至年末,山西大同在寒冷中来到了一年中的旅游淡季。大同古城内游客稀少,司机张磊在寒风中招揽包车生意。从古城出发,到距古城六七十公里之外的悬空寺和应县木塔景区,包车需200元,而在三个月前的旅游旺季,价格至少要翻一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