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浦语”向社会用户开放同时在大模型界面上发布强推理模型InternThinker昨天,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向社会用户开放了实验室开发的“书生·浦语”大模型,并在这个大模型界面上发布了强推理模型InternThinker(书生思想者)。
据上证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3月20日发文宣布,近日,该实验室联合香港科技大学、德国图宾根大学、香港大学推出大规模自动驾驶视频生成模型GenAD,通过预测和模拟真实世界场景,为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支撑。 视频生成模型GenAD进一步拓宽了自动驾驶技术的研究路径。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上海AI实验室)面向全球招聘大模型人才。实验室现已推出书生大模型体系,涵盖书生·浦语、书生·万象通用基础模型及多个垂直领域专用模型。同时,实验室构建了大模型评测体系(司南OpenCompass),以纯粹技术及中立视角,为业界提供能力指标参考和优化方向指引。
界面新闻记者 | 陈振芳界面新闻编辑 | 文姝琪AGI落地会有一个高价值区域,这要求模型兼备很强的泛化能力和足够的专业性。区域离原点最近的位置,叫做通专融合的“价值引爆点”,处在这个点的大模型,在专业能力上应超过90%的专业人类,同时具备强泛化能力,即ABI(广义人工智能)能力。
图说:“司南”大语言模型中英双语客观评测前十名 采访对象供图新民晚报讯(记者 郜阳)大模型技术哪家强?30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科学家团队正式发布大模型开源开放评测体系“司南”(OpenCompass2.0),可以为大语言模型、多模态模型等提供一站式评测服务。
【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葛佳烨:大模型评测亟需可靠的数据污染检测技术】《科创板日报》14日讯,在“知乎AI先行者沙龙”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司南大模型评测产品负责人葛佳烨表示,大语言模型评测中面临全面性、评测成本、数据污染、鲁棒性等挑战。
人民网上海1月23日电 (记者董志雯)日前,记者从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获悉,实验室正打造科学研究“革命的工具”,1月22日起启动“AI4S攀登者行动计划”,面向全球人工智能与科学研究团队开放申请。行动计划聚焦发展下一代有领域变革潜力的AI4S技术,并将引入一系列创新的特色组织方式。
界面新闻记者 | 伍洋宇界面新闻编辑 | 宋佳楠通常来看,AI大模型在国内市场燃起的这把火,主要来自互联网大厂和科技创业公司两股力量,但实际上,还有一股力量来自能够连接产学研三界的研发机构,他们在这场前沿科技全球竞赛中的角色同样重要。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正处于该行列中。
在全球科技创新不断提速的当下,人工智能技术正迎来新一轮突破性发展。12月25日,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军科学家、上海创智学院副院长乔宇,在2025中国信通院深度观察报告会华东分会场上解读了大模型的“上半时”,预测了大模型的“下半时”。
9月5日,外滩大会“大模型见解”论坛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联合同济大学发布书生·济世(InternCF)数字金融平台,该平台包含金融评测基准(InternCF-Benchmark)与金融专用模型(InternCF-GPT)两大模块,通过整合通用基础模型、学科交叉与行业真实场景数据
“打开门,无人机飞出去,寻找食物,接着将物品传送回同学手中。”在2024全球6G发展大会上,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主任、首席科学家周伯文用这样一段视频,展示了AI与6G两大颠覆性技术携手,带来的无限可能性。
首届“浦江AI学术年会”日前在徐汇举办。活动由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发起并主办,以年会为载体,推动“以问题为导向”的学术讨论深入开展,通过高质量问题激发更多创新灵感,“互相出好题、互相协同”,在更高层面实现产业合作、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