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有趣而简单的百分比:如果说苏联军队大约承担了75%的德国国防军,那么西方盟军面对的是大约75%的德国空军。战争后期随着西方盟国将空军的轰炸提升到战略层级以后。第三帝国的空中防御就成为德国空军唯一的也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使命。
在1941年的夏天,德国550万大军越过苏德边境,浩浩荡荡地向苏联境内挺进,当时间来到秋天的时候,德国已经攻占了苏联数百万平方公里土地,俘虏了200多万苏军,1941年德国从北线到南线都处在十分忙碌的状态,在这忙碌的一年中,闪电伯爵曼施坦因正在南线的最南端解决希特勒的心腹大患——克里米亚。
大多数人都对二战的北非战场感到很陌生,很多人以为英军与德军的实力差距不大,但事实却是英军第八集团军经常是德军规模的五倍以上,甚至极端一些是十倍左右,但经常被隆美尔打出1:5,甚至1:10的逆天战损比。
莫斯科战役德军吃了苏联冬天不小的亏,再加上苏联源源不断的兵力开赴莫斯科战场,进攻锐气消磨殆尽的德军不得不终止了进攻莫斯科的战斗,虽然德军损失惨重,但此时在莫斯科战场上依旧能掌握一定的主动权,这也是第9集团军能够据守勒热夫,形成最靠近莫斯科的突出部的原因,这个突出部的存在依旧能让苏联最高统帅部坐立难安,而接连几次的勒热夫战役名义上是苏军铲除位于突出部的德军第9集团军,实则是朱可夫元帅对整个苏德战场上的把握,特别是时间最短的第二次勒热夫战役,战役真正的目标苏德双方竟然出奇的一致。
1939年9月1日,德国闪击波兰,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导火索。德国的闪击战术以及对波兰的迅速侵略,给当时的世界带来了震惊与恐慌。历史背景:20世纪20年代,德国曾一度遭受着经济的困境和政治的动荡。经历了一战的失败和战争赔款的沉重负担,德国人民急需一个领袖来指引他们走出困境。
在“平均战场存活时间,士兵不足24小时,军官不超过3天”,其血腥程度堪称炼狱级副本的斯大林格勒战场,其惨烈程度前所未有,央视纪录片《极限火力》中对其“血腥程度”描述为,战斗最激烈时,士兵存活时间不超过9分钟。士兵活一天是班长,两天就是排长,其惨烈程度前所未有。
许特根森林战役,是美军登陆欧洲以来打得最残酷艰苦的一场战役,12万美军拿着优势兵力、优势火力、优势后勤,在名将布莱德利和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与德军二流部队足足打了5个月,最终以超过德军5000人伤亡的代价惨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