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拥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世界上公认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这点上,我们可以以此为傲。然而,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有这样一个朝代,它虽然被记载在如今的历史课本当中,但一直以来这个朝代都不被人们认同,就连外国人也都说这是一个虚假的朝代,这个朝代就是夏朝。
“一字千金”,此前仅一人拿到此前,据河南安阳中国文字博物馆发布的公告,破译未释读的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10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5万元。
近日,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史晓东教授团队申报的“基于甲骨文多模态大模型的多元信息甲骨文辅助考释模型”入选“探元计划2024”“创新探索型项目”TOP10榜单。甲骨文也被称作“殷墟文字”,距今已有三千多年历史,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是现代汉字的根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甲骨文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不仅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学术和史料价值。这一古老的文字,犹如穿越时空的信使,传递着先人的智慧与文明的信息。作为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统,甲骨文自1899年首次被发现以来,便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胡欣红破译一个甲骨文可以获奖10万元的“悬赏令”,近日公示了第二批获奖成果名单。中国文字博物馆日前发布《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公示》,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拟入选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共5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
破解一字奖十万元,甲骨文还是难以破解。那么,可不可以有一个系统,上传甲骨文图像,系统告诉你这可能是什么字?厦门大学信息学院自然语言处理实验室史晓东教授团队就正在做这件事——尝试用AI(人工智能)破译甲骨文。
《藏在甲骨文里的商文明》:岳洪彬主编,童趣出版有限公司编;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120多年前,沉寂了3000多年的甲骨文重见天日,引来世界惊叹。此后,历代学者不断对甲骨上神秘的文字进行“解密”和“破译”,识读的甲骨文字越来越多。到目前为止,已破译的甲骨文单字约1700个。
“我们的文字为什么叫汉字,不叫秦字、唐字?”“用甲骨文写成的情书是什么样子的?”在短视频平台,一个出生于1996年的姑娘,让原本鲜有人关注的甲骨文走进了大众的视野。在她的视频里,三千多年前的古老文字也不那么“高冷”。你甚至可以在一笔一画之中,读到古代君王毫不掩饰的浪漫。
2024年8月13日夜,安阳师范学院甲骨文信息处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甲骨文实验室”)的一支专项团队,完成了赴韩国采集数据的任务后返回河南。随他们一起回来的,还有7片甲骨实物的高保真数据。这是我国流失海外的甲骨文化遗产,首次以数字化形态与故土重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