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刹海后海南沿26号,是张伯驹故居,他在这儿度过了人生的最后岁月。世人赋予张伯驹诸多头衔,比如:收藏鉴赏家、书画家、诗词学家、京剧艺术研究家等等,他生前收藏并捐献给国家的《平复帖》等珍贵的书画,为世人所津津乐道。
30年代,在李莲英旧宅,张伯驹留下了一张罕见留影,镜头中,张伯驹身着一件黑色长袍马褂,脚上穿着一双黑色布鞋,怀中抱着一只嬉戏的宠物猫,端坐在一座假山前,此时的张伯驹正值三十而立之年,他五官端庄,样貌清秀,气质端庄儒雅,颜值一点也不输现在的男明星,不愧是民国四大公子之一。
《京华收藏世家》,郑重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24年2月。我携带着谢稚柳为我画的《西湖小景》长卷,在冰上穿湖而过,由什刹海的北沿到了南沿,推开20号的小门,走进一个不大的院落,拾阶进了北房,拜访春游主人张伯驹先生。
作为“民国四公子”之一,张伯驹的名字相较于张学良、袁克文、溥侗等人来说,并不是那么被人所熟知。著名的红学家周汝昌曾评价张伯驹:“阅读张伯驹,我深深觉得,他为人超拔是因为时间坐标系特异,一般人时间坐标系三年五年,顶多十年八年,而张伯驹的坐标系大约有千年,所以他能坐观云起,笑看落花,视勋名如糟粕、看势力如尘埃。”
张伯驹,原名张家骐,字家骐,号丛碧,别号游春主人、好好先生,河南项城人。曾任故宫博物院专门委员、国家文物局鉴定委员会委员,吉林省博物馆副研究员、副馆长,中央文史馆馆员,任燕京大学国文系中国艺术史名誉导师,北京中国画研究会名誉会长,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