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能够稳坐江山,除了自身的聪明才智外,膝下的文臣武将无一不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这些人的作用仅次于为皇帝稳固统治,倘若因一时得意而猖狂,导致功高震主,势必会招致龙颜震怒,下场惨淡,在清朝时期就有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年羹尧,不得不说,此人非常有军事才能。
雍正三年四月,雍正帝下旨解除年羹尧川陕总督职,命其交出抚远大将军印,调任杭州将军一职。年羹尧在杭州任职期间,时常独自一人坐在城西涌金门发呆,那些途径城西的商贩慑于年大将军威势,皆远远避开,不敢从涌金门入城。
看过《雍正王朝》的朋友一定对年羹尧不陌生,年羹尧从四爷府一个包衣奴才做到了抚远大将军一职,可谓是平步青云,但是在取得赫赫战功之后他变得越发专横跋扈居功自傲,最后雍正忍无可忍将他赐死,今天我们就来回归一下年羹尧是如何将自己一步一步作死的。
在《雍正王朝》中,西北大将军职务一直是朝廷各方势力争夺的热门,甚至可以说,谁控制了西北大军,谁就控制了大清的半壁江山。所以,在雍正帝还没当皇上之前,就已经开始谋划去控制西北大军。虽然大将军王是老十四胤禵,但老四胤禛通过年羹尧和李卫控制其粮草供应,也等于间接卡住了西北大军的脖子。
“牛儿牛儿在坡上哟,田园绿野好风光哟,一方黄土一方田,山又高来水又长”,伴随清脆的童谣声,放牛娃又来找守城门的穿着黄马褂的年羹尧下棋,年羹尧执小木棍,放牛娃拿小石子,两人就地而坐,就地画棋,两人各让对方一步,年羹尧先让而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