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蓝底白字招牌、播放着俄语歌曲的俄罗斯商品馆在多地兴起,成为街头新景。然而,这看似热闹的商业现象背后,却隐藏诸多问题。不少消费者冲着“俄罗斯特产”的名号而来,却发现店内销售的商品并非全是俄货,甚至存在大量国内代工产品,且标识不明。
□陈奇(井冈山大学)据央视网报道,近期,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两轮集中排查整治,共排查发现47家“俄罗斯商品馆”类店铺,市场监管部门重点对关注度比较高的经营主体资质、店招标语宣传、商品来源产地等问题进行了检查,并对个别无证无照经营、未备案经营的行为予以立案调查,责令停业。
最近,有不少中国网友选择到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唯一授权的电商平台“俄罗斯(Russia)国家馆”购物,将店内的各类零食、茶叶都“洗劫一空”,热门商品甚至被买到显示为“预售商品”,店铺的粉丝量也在暴涨,光是今天的增幅已经超过了2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