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 记者 李绍远黎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黎族人民主要分布在海南琼中、白沙、昌江、东方、保亭、五指山等多个市县。说到黎族文化元素,黎锦无疑是最好的代表之一。曾几何时,黎锦一度“消失”在大众视野,甚至,织锦的织娘人数也在逐渐变少。
正在直播带货的黎族妹子叫张潮瑛,别看她年纪轻轻,她可是海南黎锦文化的传承人之一。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首届“非遗购物节”上,张潮瑛创办的非遗扶贫就业工坊一举获得“创意创新奖”。32岁的涨潮瑛还有一个身份,白沙县灿然黎锦合作社社长。
12月12日,人民日报第13版刊发文章《开办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参加巴黎时装周,提升产业化水平 海南黎锦:“活化石”的活化之旅(辽阔的大地 多彩的非遗)》,版面图及全文如下:《 人民日报 》( 2024年12月12日 第 13 版)全文如下:开办国际化人才培养班,参加巴黎时装周,提
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 陈望 实习生 宋婧蕊黎锦、鼻箫、黎歌……4月17日至23日,应意大利米兰设计周主办方邀请,中国海南黎族文化展示交流活动走进米兰设计周。来自海南岛的3000年纺织“活化石”黎族织锦,又一次惊艳了世界时尚舞台。
席地而坐,织机腰带缠于腰间;伸直双腿,紧踩经线木棍……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刘香兰熟练的操作下,一根根彩色纱线慢慢织成精美的黎锦。被称作纺织业“活化石”的海南黎锦有着三千多年历史,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古老的棉纺技艺之一,也是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海南日报记者 刘晓惠12月10日,海南省第六届运动会拉开序幕,在投影机投射下,一幅长400米、宽11米的巨型“黎锦”铺设在跑道上,浓郁的民族风情给观众带来视觉冲击和心灵震撼;12月4日,黎锦亮相第21届国际潮团联谊年会,并作为海南省政府的礼物赠送给本届年会,向全球展示海南传统民族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日前,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引发关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已有三千多年历史,被称作纺织业的“活化石”。对于没有创造文字的黎族,黎锦像是一本“史书”,写就了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智慧。
新年伊始,东方市东河镇中方村里,黎族纺染织绣技艺市级传承人符玉正在忙活:用白花花的海岛棉纺出棉线,再用苏木、野板栗、假蓝靛等植物,根据需要进行配比、发酵或者蒸煮,然后将棉线染成褐、红、蓝、黑等多种颜色。
北京时间12月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升级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这一刻起,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与春节、中国书法、太极拳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同荣登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殿堂在古代人类探索前行时海南岛上的黎族先民已经找到
【来源:海南日报】■ 陈雅如黎锦,以其绚丽多姿的纹样图案和颜色搭配惊艳世界。制作黎锦,不仅考验织者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更考验其对复杂技法的掌握能力。在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有一些学习难度较高、掌握人数较少的技艺,比如絣染、反面织、反面绣等。
海南日报2024年12月16日第020版版面图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在悠久的时光长河中,他们为传统文化“提灯”前行。从母亲到女儿,从祖辈到孙辈,以家庭为传承的基石,一代代黎族人不断延伸着黎锦的历史之路,从古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