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8到19世纪的怀表时代,想在光线不佳的环境下阅读表盘上显示的时间,得依靠受太阳或灯光激发而缓慢发光的硫化锌;然而这种材质显露出的效果非常一般,并不明显,夜光也会很快消失。因此,当居里夫人在1898年发现了镭之后,才让腕表可以在黑暗中轻松读取时间变成可能。
但接下来这个信息我们要请大家多注意,因为根据英国北安普敦大学以及英国金斯顿大学的学者研究发现,在二战期间制作给军人的夜光腕表中,含有大量的放射物质,并特别请拥有这些腕表的军人及其家属,甚至是钟表收藏家,要多留意。
今日下午,日本将福岛核电站的处理过的放射性废水排入海洋,虽然日本政府表示废水已做了处理,但是废水中的氚的浓度高达64万盎司,而正常饮用水中的氚浓度为1万盎司,也就是说福岛核废水的放射性是普通饮用水的64倍。
有些人在选择手表时可能看重的是品牌、外观、性能、机芯、价格等,有些人可能只在乎手表的夜光功能。但你知道夜光怎么会发光的吗,到底是用什么东西制成的吗?镭(Radium)1898年,居里夫人发现了镭(Radium),一种具有很强放射性的化学元素。
[腕表之家钟表文化]从蜡烛到Super-LumiNova,制表师们尽心竭力,诉诸各种方法,以求让我们能在黑暗中读取时间。本文将试着解读夜色中那抹微亮的来龙去脉。十七世纪末,教皇亚历山大七世等候着意大利精巧装置的演示。
《辐射微科普》微视频又跟大家见面啦~在智能手机席卷全球之前手表是人们随时查看时间的好帮手一块华贵的名表更是身份的象征为了能在黑暗中看清手表的指针夜光手表应运而生本期《辐射微科普》将为大家解读“ 夜光手表有放射性吗?”辐射微科普我们下期见!
由于各国都没有见过纳粹钟,所以,这款发明实际上也没有一个详细的介绍,但从遗留下的一些科学记录来看,“纳粹钟”其实是一种具有强大放射性威力的金属物品,它在德国的代号是DieGlocke,但因为外观很像“钟”,所以才被称为纳粹钟、或者是德国钟。从这类资料中记载,“纳粹钟”的内部装着很
封面新闻记者 张馨心近日,全球知名科学期刊《自然》杂志公布2024年度推动科学发展的十大人物榜单。其中,德国国家计量研究所物理学家埃克哈德·佩克(Ekkehard Peik)因推动核时钟的发展而入选。德国国家计量研究所物理学家埃克哈德·佩克。
北京时间 10 月 7 日下午 5点 45 点左右,2020 诺贝尔化学奖评选结果揭晓——诺贝尔委员会宣布,2020年诺贝尔化学奖被授予艾曼纽·卡彭特和詹妮弗·杜德纳,以表彰她们对“基因编辑”方法研究中做出的突出贡献。
前一段时间,不少朋友都在关注一条新闻:日本政府宣布,要将福岛核电站的冷却用水排入大海,并宣称已对水中除“氚”之外的放射性物质进行过处理,认为这是目前最安全的方法。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一个比较重视环境保护的国家,但是它却选择将含“氚”的冷却水排入大海,那么“氚”这种物质,到底是否会对海洋及海洋中的生物产生危害呢?事实上,“氚”对于钟表爱好者尤其是古董表的玩家们简直太习以为常了,因为氚曾经是制作腕表的夜光涂层的主要材料,它的成色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一枚古董表的价值。
近日沈阳海关所属沈阳桃仙机场海关在监管进境航班时发现一名旅客通过核辐射监测门时引发报警现场海关工作人员对该名旅客进行复查后发现引发辐射报警的竟然是被很多人视为“保健香饽饽”的“保健石”项链该旅客携带的15条“保健石”项链辐射量达到46.
莫莉几个月前因为牙疼拔掉了几颗牙,可是现在,她的牙齿不仅全部脱落,头骨也肿起来,像一个皮球。医生颇为不解,当他尝试用手接触患者的下巴时,不可思议的怪事发生了:女孩的下巴就像一截脆弱风化的塑胶壳一般,直接脱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