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发布”客户端上海11月29日专电(记者 何欣荣)2014年对于上海来说,是一个“规划大年”。当前,上海正同时开展三大战略规划研究:针对2020年的“十三五”规划研究,针对2040年的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研究,针对2050年的“面向未来30年”发展战略研究。
浪奔,浪流。依黄浦江而兴的上海,以开放之姿拥抱未来。11月5日,随着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154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的来宾齐聚上海,289家世界500强和行业龙头携手而来。国家主席习近平向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致信。
5月17日,历史学者萧冬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云中、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资源管理研究院副教授范世涛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科研部主任南储鑫四位学者,来到了澎湃新闻北京办公室,畅谈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上海战略。
2050年,上海将成为国际文化大都市,但著名规划专家、同济大学副校长伍江昨天披露,依据国际权威的《全球城市实力指数》测评,上海的“文化交流指数”最高排名是2011年的第10位,最低是2012年的第22位。
本报讯(记者 徐蒙)上海“十三五”规划编制进入尾声,同时,“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上海2020—2050规划)编制也进入冲刺阶段。昨天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举行的第二届上海国际智库峰会举行,记者从会上获悉,“面向未来30年的上海发展战略研究”将于明年正式发布。
社科报 最前沿作者:本报记者 华林◤在未来35年,我国经济总量很可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经济发展水平将全面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伴随着我国成长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也必然带动上海这座中国最大经济中心城市崛起为具有影响力的全球城市。
界面新闻记者 | 黄景源界面新闻编辑 | 彭朋1980年代末,上海在谋划建设世界级城市的过程中,需要集聚全球智慧,上海市市长国际企业家咨询会议(IBLAC,下称市咨会)应运而生。经过30多年发展,上海城市能级和核心竞争力大幅跃升,市咨会是否还有迫切性和重要性?
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浦江之首”景区。 樊中华 摄中新网上海4月26日电 题:乡村振兴为何是上海“解码”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答题”?作者 樊中华在上海松江区石湖荡镇,从浙江奔流而来的圆泄泾与源自江苏太湖的斜塘江在此汇合,形成上海母亲河黄浦江的源头“浦江之首”。
旧金山2024年4月,自然资源部发布的《都市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规程》正式实施,为上海大都市圈深度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旧金山湾区正在编制“湾区规划2050+”,打造“负担得起、相互联系、多样化、健康和充满活力的湾区”。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国式现代化】光明日报记者 颜维琦2024年12月30日至2025年1月1日,2024赛季中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总决赛在上海体育馆举行。顶尖选手上演巅峰对决,在跨年之际为球迷奉上一场精彩又充满情怀的乒乓球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