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声笑语辞旧岁,四海同乐贺新春。1月28日晚,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为全球受众献上异彩纷呈、情深意长的“文化年夜饭”,共迎喜庆欢乐和充满希望的乙巳年。在这台晚会上,来自焦作“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的黄河飞龙团队精彩亮相。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姬姣姣1月28日晚,央视春晚拉开大幕,焦作市级非遗黄河龙狮代表性传承人杨飞龙也来到现场。当晚,在开场节目《如意舞步》中,杨飞龙和其他舞者踩着鼓点、高举舞棒,9条彩色绸缎布龙经由他们的动作时而翻滚、时而游走,活灵活现地穿梭在舞台和观众席间。
过了腊八就是年花馍蒸出幸福味“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过了腊八,春节消费逐渐开始火起来了。1月9日,在金水区黄岗庙乡村记忆文化园西90米非遗小镇,一家以生产非遗花馍的工作坊十分忙碌,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制作一家公司为开年会定做的“福袋”馒头、“元宝”馒头。
河南日报农村版讯在2023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来临之际,武陟县文化馆组织开展“非遗在身边 文化共传承”志愿服务进校园活动,300多名学生与“黄河龙狮”团队的志愿者,共同舞动“黄河飞龙”,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报记者 樊霞 姬姣姣8月8日,位于武陟县西陶镇西陶村的黄河龙狮文化合作社,迎来了80多名外国人。听说有舞狮表演,西陶村的村民当天一早就在合作社门口等待。焦作市级非遗黄河龙狮代表性传承人、黄河龙狮文化合作社负责人杨飞龙一边招呼来看热闹的村民,一边和队员们准备热场表演。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黄晖/文图深秋的夜晚灯火阑珊,古色古香的街道不时有汉服女子飘然而过;路边半掩的大门内,舞狮爱好者在青砖铺地的厅堂里切磋技艺;微风拂过,远处巷陌中声声琵琶隐约可闻;拍照打卡的人们笑意盈盈,直播的摊位前忙碌热闹……这里是安阳滑县道口古镇,在大运河的粼粼波光里穿越千
来源:【焦作日报】客出中原,根在河洛。昨日,记者从市摄影家协会获悉,12月16日至21日,由河南省摄影家协会对外交流专委会、洛阳客家影艺文化研究院联合洛阳市摄影家协会,焦作市摄影家协会共同组织“客出中原 根在河洛”摄影创作采风活动,探寻黄河中原文化、河洛怀川文化和焦作山水之美。
来源:【焦作日报】“中国黄河文化之乡”武陟亮相央视《远方的家——天下黄河》栏目11月13日,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远方的家》栏目系列节目《天下黄河》聚焦武陟黄河文化,播出专题纪录片《沁黄交汇 古韵新声》。
来源:【焦作日报】河南地处中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包括传统体育在内的文化遗产极为丰富。近日,《河南日报》推出“行走河南 看传统体育”系列报道专栏,讲述传统体育中的“河南故事”。
4月6日,记者从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今年清明假期,我省累计接待游客1906.9万人次,分别比2023年、2019年增长9.9%、32.7%;旅游收入112.5亿元,分别比2023年、2019年增长20.6%、26.2%,文旅市场热度延续、高潮迭起。天地正清明,最美四月天。
【来源:河南日报】《 河南日报 》( 2024年10月15日 第 06 版) 两博会河南展区前的黄河飞龙表演。本报记者 黄晖 摄□本报记者 黄晖“值了!我们的努力和付出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可,非常激动,值了!!”10月10日,苏州国际博览中心,来自河南武陟的杨飞龙连呼“值了”。
2024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 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两个博览会”)紧扣“体育新气象 强国向未来”主题,通过重点构建体育文化展示平台、体育旅游推广平台、政企合作对接平台、赛事IP转化平台,激发体育创新创造活力,助力体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推动体育强国建设迈上新高度。
一般来说应该按照新版的地理教科书为准。除旧版说是孟津外,也有把焦作市武陟县的嘉应观为最符合标准的黄河中下游分界点的说法(详见百度百科);对于学生来说按照教科书的起码考试不会有错,从纯地理角度来考证则目前尚没有确切的定论,存在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