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6月10日,中山公园在来今雨轩举办深度人文对话活动“到公园去——从1914年到2024年”。国内著名文化学者、园林专家、京味作家和公园管理者就北京公园早期的功能与地位、北京公园的未来发展等话题进行交流研讨。来今雨轩讲堂于当天正式揭牌。
今年是北京市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为纪念朱启钤先生等中山公园开创者的历史功绩,中山公园在朱启钤曾经的办公地“一息斋”原址举办“朱启钤纪念展”。10月5日,展览开幕仪式暨座谈会举行,公园特别邀请建筑文博界、公园园林景观各方专家及社会文化人士参与活动并座谈交流。
中山公园位于北京市中心紫禁城南面,天安门西侧,与故宫一墙之隔。1914年,在北洋政府内务总长朱启钤的主持下,将社稷坛辟为公园向社会开放,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也是北京最早成为公园的皇家园林之一。
1914年,这座明清皇家庙坛——社稷坛被辟为北京第一座城市公园,从此拉开了近现代公园建设的序幕。这是一座充满传奇意味的公园,与紫禁城一墙之隔,2024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的第110年。《长安街》与中山公园有着不解的情缘。该书的新书发布会,就是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茶社举办的。
在中山公园社稷坛,由五色土铺设的祭台,吸引着市民游客驻足打卡;不远处的南坛门外古树群,孩子们围着一棵古柏观察,科普课堂正在进行中。社稷坛里的612棵古柏和当年的五色土祭坛,如今都成了中山公园里的一道风景。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中山公园园史展”10月23日亮相,石雕经幢构件、铜附耳三足炉等文物展品首次与观众见面。展览作为免费常设展开放,大量珍贵史料和园藏文物将带领游客沉浸式了解北京中山公园。10月23日,“中山公园园史展”开幕。
金鱼是和平、富贵、吉祥、幸福、美好的象征,宫廷金鱼也是北京人的一份美好回忆。8月30日,由中山公园管理处与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北京市水生野生动植物救护中心)联合主办的“吉庆有余——2024年北京金鱼文化展”,在中山公园面向公众开放。
坐落于北京中轴线上的中山公园,留存着我青少年时光的许多美好记忆,也注定了我与东城区的不解情缘。2004年前,我家一直居住在位于中山公园西门外,西城区南长街的一条胡同里,由于步行距离很近,位于东城区境内的中山公园是儿时家人领我游玩,少年时结伴嬉戏,乃至青年时恋爱,必然光顾的乐园。
今年是北京中山公园对公众开放110周年,8月3日,中山公园“来今雨轩讲堂”活动邀请了中国文物学会20世纪建筑遗产委员会副会长、秘书长、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金磊讲述北京中山公园百年建筑文化故事。中山公园前身是明清社稷坛。
【来源:北京日报】11月17日,中山公园举行秋季菊花精品展导赏科普活动。在科普小屋内,通过线上招募的20名花卉爱好者跟随科普人员,了解中山公园菊展的历史和菊花品种。中山公园从1914年开始养殖菊花,是北京市最早培植菊花的公园。养殖的菊花品种数百种,年养殖4000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