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第三极”温州,正全力冲刺“双万”城市。2024年,温州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经济成绩单——GDP总量9718.8亿元,同比增长6.3%,领先万亿俱乐部后备军;引育大学生、技能人才21.3万人,距离千万人口大市仅一步之遥。
潮新闻 记者 谢甜泉1月20日,温州市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市长张文杰作政府工作报告。各代表委员热议“双万”话题。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4年温州地区生产总值预计达到9700亿元左右,按不变价格计算,预计比上年增长6%以上,高于全国、全省。
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成绩单”中,“万亿之城”是其中最醒目的关键词之一。从2018年到2023年,长三角“万亿俱乐部”由6个增加到9个,分别是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南通、合肥、常州,占全国比重超1/3,全国是26个。今年前三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增速5.
经过一年的等待,“万亿俱乐部”即将在今年再次“迎新”。目前,几座准万亿城市均已发布了上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GDP),烟台、常州、温州、徐州等城市,均实现了7%的增速。常州与烟台半只脚已经迈进“万亿俱乐部”长三角的下一座万亿城市,常州已经势在必得。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3661921月14日上午,徐州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徐州去年成绩亮眼——全市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快于全国全省,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9500亿元、增长6.3%左右。
不少城市2024年的经济成绩单已陆续揭晓。一个被热议的焦点话题是,过去一年,GDP万亿城市俱乐部是否扩容了?2023年,在二十六座GDP万亿城市之后,有六座城市的GDP处于8000亿元—1万亿元区间,它们可以称得上是“准万亿城市”。过去一年,它们的表现到底怎么样?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时长三角仅有6座GDP万亿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时隔5年,至2023年,长三角已有9座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新增南通、合肥、常州三城,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占比超1/3。对长三角而言,这还不够。
每经记者:唐俊 温州,首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速铁路来了。9月6日,连接杭州和温州的杭温高铁正式开通——杭温高铁自杭州市桐庐东站引出,途经金华市、台州市、温州市,引入温州北站,通过既有杭深铁路延伸至温州南站,正线全长276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
2018年,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当时长三角仅有6座GDP万亿城市,分别为上海、苏州、杭州、南京、无锡、宁波;时隔5年,至2023年,长三角已有9座城市跻身“万亿俱乐部”,新增南通、合肥、常州三城,在全国26座万亿城市中占比超1/3。对长三角而言,这还不够。
每经记者:杨欢 每经编辑:刘艳美图片来源:摄图网_502366192长三角41市经济“一季报”新鲜出炉。作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增长极,今年一季度,长三角三省一市GDP总和顺利突破7万亿元,占全国GDP的24.82%,接近四分之一,较去年同期的24.49%有所提升。
温州经济,成绩斐然2021年1月23日,云雾下的温州市区,图为温州世贸大楼厦2024年,温州经济成绩斐然,GDP达9718.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3%,距离万亿城市仅一步之遥,不出意外2025年就会成为“万亿俱乐部”的一员。
6月1日下午4时,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一架东航C919国产大飞机缓缓通过象征民航界最高礼遇的“水门”。2024年6月1日,上海虹桥国际机场以“水门”仪式迎接由C919执飞的MU7192航班。这是C919首次跨境商业飞行。
不知不觉中,浙江温州全市GDP已接近9000亿元。明年,温州将冲刺GDP万亿之城。就在2012年,温州和绍兴还在为浙江“第三城”展开激烈竞争。两地GDP差距最小只有29亿元,比排名第五的台州高出700多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