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也有研究团队从病人粪便标本中检测到病毒毒株,这让大家担心可能存在粪-口传播。粪口传播的传染病主要是消化道传染病,经过消化系统感染、传播,如霍乱、痢疾、沙门菌腹泻、甲型肝炎、戊型肝炎、伤寒、手足口病,还包括一些寄生虫疾病,比如绦虫病、蛲虫病、蛔虫病等等。
在广东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钟南山院士团队专家、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赵金存教授介绍,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广州海关技术中心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合作,从一例新冠肺炎患者的粪便拭子标本中分离到一株新型冠状病毒。
新冠病毒是否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一直是疫情防控的重要猜测,随着对病例研究的深入,继钟南山、李兰娟院士团队分别宣布从患者粪便样本成功分离病毒后,2月13日中国CDC团队从两省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便标本中成功分离到了两株新型冠状病毒,证实了排出的粪便中的确存在活病毒。
目前只是有这个可能能不能传播还需要进一步确认 然而事实上新型冠状病毒会引起患者出现腹泻 专家称,一旦被新型冠状病毒污染后在光滑物体表面可以存活数小时温度、湿度合适的话可以存活5天因此仍然需要高度重视 在粪口传播中我们能做的虽然有限但是至关重要 比如便后及时冲水清洁盖上马桶盖冲水能
除了飞沫传播、接触传播,新型冠状病毒还有粪口传播风险。苏北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徐兴祥解释,粪口传播换个说法就是经消化道传播,是指消化道含有大量的病原体,通过粪便排出体外后,由于粪便污染了食物,通过消化道进入体内,造成感染的过程。苏宣 诗韵 丁云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冯录召在2月8日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卫健委近期组织专家研究,在部分省份报告的确诊病例的粪便标本检测到病毒核酸阳性,提示新冠肺炎有粪口传播的可能性,但现在还不能确定能不能通过进食被病毒污染的食物或水而引起感染或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