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控结束、国门打开后,第一批外国游客已经入境、并开始发布他们的体验。下面的内容,翻译自著名的旅游网站及应用TripAdvisor 上的一篇帖子,发帖的是在中国重新接受海外游客后,率先到中国旅行的一位欧洲游客。
如果到美国看看,会发现在移动支付领域,中美早是两重天:当国内菜市场的小贩都用上微信支付时,传统的美国人可能还习惯性地将支票慢悠悠的邮寄到对方地址,收款一方等到了支票,再开着车拿到银行兑现,把钱存进自己账户。
埃及青年在深消费,直呼“太方便了”。(深圳报业集团视听中心供图)深圳新闻网2024年3月21日讯(深圳商报首席记者 刘琼)“在深圳,我们外国人使用微信支付变得简单多了。扫码点餐、地铁出行,数字化体验非常顺滑。”Ahmed,一名在香港攻读计算机博士学位的埃及青年。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章然 滕一韬 实习生 丁书堇 戴悦悦用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消费,对杭州人来说习以为常。近年来,随着杭州国际化知名度、美誉度提升,亚运效应等等,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杭州旅游。过程中,外国游客对于支付便利化的需求上升。
界面新闻记者 | 佘晓晨界面新闻编辑 | 为完善外国用户的旅游体验,支付宝和微信近日推出了最新的移动支付方案。7月21日,亚运会方面宣布,目前已完成了对境外用户在中国使用移动支付的支持,用户在支付宝上绑定境外银行卡后,即可在全国使用。使用场景包括线下店消费、打车、坐地铁等。
今年以来,随着免签政策的出台与扩容,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前来中国观光旅行,各地热门景区接待外国游客的数量大幅提升。据贝壳财经记者实地走访多地景区发现,当前不少景区正在不断提高支付服务的便利化水平,让外国友人玩得更加顺心。
在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塞浦路斯共和国驻华使馆首席经济商务参赞欧阳路(彼得鲁·彼得罗斯)点赞中国为来华的外国游客提供便捷的支付手段。欧阳路告诉新华社记者,中国颁布一系列免签措施方便外国游客来华旅游,之后又迅速优化支付环境,“这让我印象深刻”。
随着第135届广交会即将到来,连日来广州陆续迎来世界各地宾客。与此同时,外籍人士入华使用移动支付的体验也越发“丝滑”。3月28日,来自微信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到今年3月,微信支付外卡服务日均交易笔数对比去年7月外卡服务升级前增长超4倍,日均交易金额和交易人数增长超3倍。
不管是中国人在异国旅行中,随走随停去奢侈品名店或是街边小摊,还是外国人来中国从点餐到打车等…比如:马来西亚的华裔可以用自己手机上常用的Touch 'n Go eWallet,去广州探亲时买票坐地铁,去“热雪奇迹”扫码买滑雪票还有优惠;
假设,我们明天要去某个免签国出境游一趟,免不了要准备一张带有万事达和VISA标志,可以境外使用的信用卡,同时准备一点外钞现金。同样,来华外国人也是这么想的,但真正到了不管是北上广深,还是二三四线城市,购物或者消费时,免不了要面对大大小小商家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维码发愣。
自从进入互联网时代之后,我国人民的生活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尤其是在支付和购物方面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够完成。现在能够看到,人们在出行的时候都会选择进行移动支付。尤其是在疫情出现之后,这种支付方式更是减少了人与人接触的频率,但国外这种支付方式却并不流行。
如果出门只能带一样东西你会带上什么?相信大部分人的答案都会是手机!想想你上一次掏钱包是什么时候,一个月前?甚至一年前?在如今“手机在手,走遍天下”的时代,移动支付也覆盖了生活方方面面,不带钱包出门已成为国人的普遍习惯。
在中国有着许多独特的生活习惯和文化传统,现在小编就来盘点对于中国人来说习以为常的事情,却常常让外国人感到惊奇甚至目瞪口呆。喝热水热水一喝,百病全消。在中国,无论是在家中、餐厅还是公共场所,人们总是习惯性地拿起热水壶,倒上一杯热气腾腾的开水,悠然自得地品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