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不知大家发现没有,在不识谱也拉二胡的众多朋友中,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二胡的常用调式中,他们掌握的不够全面,只会D、G、F这三个主要调式,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约15弦、25弦和36弦,C调和降B调则很少用到了。
现代快报讯10月20日,苏州市姑苏区宝祥社区里传来悠扬婉转的戏曲声,时而萧瑟缠绵,时而飞扬跳脱。其中,拉二胡的是一位老先生,他微闭着眼睛,面前没有琴谱。“琴谱在他的心里。”熟悉他的人都这样说。老先生叫苏剑坤,双眼可见视力只有0.
我之所以对这位胡友能在一年时间内能够学会拉《兰花花叙事曲》这首二胡曲感到惊诧,是因为这首曲子在众多的二胡曲子,属于大曲,技术难度较大,不要说业余二胡爱好者,就是专业人士,熟练拉出也是件很困难的事情,曲子的技术难度且不论,单就转调,全曲分别就用到D、G、F、A、C等多个调式,曲子的情感表达更呈现多样性,把握的难度很大。
如今,自学二胡的老年人越来越多了,无论是小区还是公园里,经常可以见到拉二胡的老人身影。这些自学二胡的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关系,手指的灵活性、大脑的反应能力及肢体的协调能力都在下降,因此,自学二胡难免会增加难度。
东方网7月14日消息:每天清晨,在汉阳江滩鹦鹉洲段,阵阵清脆悦耳的二胡乐曲与潺潺的江水声此起彼伏,总能引来不少晨练者驻足。拉二胡的是一对满头花发的老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老师今年69岁,学生今年已经89岁了。
王洪亮和妻子何秀云昔日合影照爱心戏友帮忙照顾何秀云和戏友一起练戏,给王洪亮灰暗的生活增加了一抹亮色阅读提示4月23日下午,在帝景南苑的一间房子里,传来悠扬的二胡声,还伴着高亢明亮的豫剧选段,不时还会听到叫好声。
向比自己小12岁的人学拉二胡从一个门外汉到能演奏一首曲子七旬老人“活到老,学到老”每天清晨,在甘棠湖畔,阵阵悦耳的二胡声总能引来不少晨练者驻足观看。拉二胡的是两位老人,一个是老师,一个是学生。不过,老师今年63岁,而学生今年却已经75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