泽连斯基说乌军总兵力达到88万,比俄乌战场上的俄军要多,这绝对是“优势在我”啊。根据环球时报报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前两天在一次讲话中表示,乌军目前总兵力达到了88万,用于对抗参与“特别军事行动”的60万俄军。
《大决战》里三次决定性战役其实各有千秋,辽沈的战术,平津的碾压都让国军感受到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而在这次战役中除了前线指战员英勇作战的拼搏精神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我军这60万战士的背后,是解放区将近540万支前群众的默默付出。
到淮海前华野有个纵队统计,“一纵二五○五五人,二纵二六四○五人,三纵二七二四五人,四纵二三六六五人,六纵二六○一一人,七纵二九○一○人,八纵二六八七四人,九纵三一○九一人,十纵二九七二八人,苏北十一纵二五○二九人,十二纵一三○八六人,十三纵二六八七七人,渤纵一九一八五人,鲁中南纵
在热兵器时代,一场60万人对决80万人的战役,兵力、装备全面处于弱势的一方笑到了最后。这是决定中国命运走向一场关键战役,运筹帷幄的军事指挥艺术,风云突变的战场格局,气势恢宏的布局排阵,这一切因素汇聚在一起,让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淮海战役变得意义非凡。
其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总座在徐州发表的“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的那番“高见”了。而也正是以徐州为中心,解放军在淮海战役中击败国民党取得了关键性的胜利,之后便是百万雄师过大江、占领总统府,国民党兵败如山倒。
淮海战役,国民党方面称之为“徐蚌会战”。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对国民党军进行了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此役,全歼国民党军55万人。战役初期。常凯申信心满满,“八十万对六十万,优势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