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七年(1650年)年底,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意外坠马去世,最初被顺治追封为清成宗义皇帝,但是很快顺治就对多尔衮进行了政治清算,不仅褫夺了他的帝号,还把他生前的睿亲王爵位也一并褫夺,并毁了他的坟墓,至此多尔衮家族彻底受到牵连。
1650年12月,威名赫赫的大清摄政王多尔衮在出塞狩猎的途中病逝,寒冬腊月的日子里,顺治怀着“悲痛”的心情率百官前往东直门迎接多尔衮的灵柩,不久顺治追封其为“清成宗”,圆了他的皇帝梦,以感念这位叔父对大清和自己做的贡献。然而仅仅两个月,情形急转直下,不仅剥夺了多尔衮的封号,还对其掘坟鞭尸,甚至砍掉他的脑袋示众。
不过,在清朝历史上有一件颇为有趣的事情:顺治给多尔衮定下谋逆之罪,追回其一切封号,并不准为其求情鸣冤,后继的康熙、雍正两位强势君主也从未敢质疑这桩冤案,但乾隆却鼓足勇气,冒着极大的政治风险,给“义皇帝”多尔衮进行了平反。
在清代的历史中,多尔衮是一个极富戏剧性的重要人物,他的命运也和顺治皇帝紧紧挂钩,只是很多身后事,也是他根本无法想象得到的。而历史中关于多尔衮的是非功过,从清朝初年就开始有人讨论了,一直到乾隆时期才有定论。
在中国古代,幼时继位的皇帝不在少数,这些小皇帝继位后往往倚靠前朝重臣辅佐,有的称为辅政大臣,除此之外,朝廷还会选出德高望重的人交小皇帝读书识字和为君之道。皇帝长大后,这些辅政大臣、老师们都会成为功臣,享受很高的待遇。其中也有辅政大臣得意忘形,最后落的身败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