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新中国75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指出,自2014年提出京津冀协同发展以来,京津冀三地优势互补,协同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取得积极进展。经济发展量增质升,2023年,京津冀经济总量从2013年的55340亿元提升至104442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5.
京津冀协同发展,具体有哪些让利惠民政策,又给百姓生活带来哪些变化?记者从昨天召开的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效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京津冀三地共推出5批、203项“同事同标”政务服务事项,“京津冀+雄安”共同推出234项“区域通办”事项。
过去九年来,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了诸多成效。京津冀三地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紧密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和各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工作,着力稳增长、优结构、惠民生,区域经济整体实力迈上新台阶。
3月28日,廊坊市北三县签约北京合作项目82个,总投资877亿元。河北廊坊临空经济区围绕构建“1+2+3”产业体系,签约5000万元以上项目55个,国药集团、华芯无限航空等一批关联度高的优质项目陆续落地开工建设...
◇2014年2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强调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推进区域发展体制机制创新的需要,是探索完善城市群布局和形态、为优化开发区域发展提供示范和样板的需要,是探索生态
河北日报客户端 京津冀是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京津冀协同发展走过十年蝶变的精彩在燕赵大地不断延展一个发展更协调动力更澎湃民心更凝聚的京津冀正在拔节生长↓↓↓记者:潘文静 冯阳视觉:张若璇编辑:曹颖
河北雄安新区43个重点项目今年开春集中开工,首批疏解央企项目建设有序推进;京张体育文化旅游带不断延伸,文旅产业逐步“升温”;廊坊北三县与北京国贸之间开通定制大巴,北京轨道交通平谷线建设向北三县延伸……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等,给河北的发展带来了宝贵机遇。
京津冀位于我国环渤海心脏地带,是中国北方经济规模最大、最具活力的地区。今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十周年,十年来,京津冀共下一盘棋,为区域协同发展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成绩单。京津冀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数据统计,2023年京津冀地区生产总值为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
5月1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石家庄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强调,希望河北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和构建新发展格局这个战略任务,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中闯出新路子,在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和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中彰显新担当,在推进全面绿色转型中实现新突破,在推进深化改革开放中培育新优势,在推进共同富裕中展现新作为,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河北篇章。
2024年是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十周年,作为地缘相接、文脉相连的“首都经济圈”,京津冀十年协同发展带来怎样的变化?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区域整体实力持续提升,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持续升级,向世界级城市群迈进。
中新社石家庄12月22日电 (记者 李晓伟)河北省政府新闻办22日召开“河北省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称,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以来,河北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交通、生态、产业等重点领域实现率先突破,河北“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