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局,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酒场,是人生中难以避免的社交场合,无论是红事的喜庆、白事的肃穆、寿宴的欢乐还是开业的热闹,酒局都不可或缺。中国人的饭局讲究繁多,其中座位排序有着严格的规则,敬酒环节更是复杂而细致,只有正中间的人发话并动筷之后,其他人才能纷纷拿起筷子开始用餐。
“上楼上高楼;喝酒喝鱼头!鱼头酒贵宾的享受----河南虞城!”上世纪九十年代,关于“鱼头酒”的这句广告词,曾让当时的孩童倒背如流,也使“鱼头酒”火遍大江南北,成为当地人的时代印记,是一个值得商丘人记忆的文化符号。
说起河南,除了雄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就是“河南人能喝”,这个现象几乎在所有人面对河南人的时候,由衷的一句赞叹,相比于山东,河南人更加注重酒桌的氛围,今天我们就来探秘一下属于河南的独特酒桌文化——鱼头酒文化。据说河南人独特的鱼头酒,从头到尾要喝108杯,来看看你能喝到第几杯吧!
相传隋朝末年李世民的大哥和三弟串通一气诽谤李世民,而李世民却碍于兄弟情面无法下定决心干掉这两人,这可急坏了满朝大臣,有一天程咬金给殿下送了一碗只有鱼头和鱼尾的汤,一头一尾代表着大哥和三弟,暗示殿下不吃掉这一头一尾能太平吗?
河南人的好客在酒桌上可是发挥得淋漓尽致,他们在敬酒时总希望客人能多喝点,以表示自己尽到了地主之谊。往往客人喝得越多,他们就越开心,于是乎在河南就形成了一系列专业的劝酒套路。当众人分宾主坐定后,待凉菜上够双数,主人就开始敬酒,而且通常是3杯后主人才陪1杯。
说起河南人,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能喝,在河南,喝酒是一种重要的社交活动,而当谈到河南的酒文化时,必须提到一种独特的饮酒方式——以鱼饮酒,这种饮酒方式作为河南的一种特色,有着非常独特的讲究和礼仪。既然如此,那么在河南喝酒需要注意什么?河南酒桌上的鱼又有啥讲究?看看你知道多少?
南方喝酒,斯斯文文的,没见过哪个酒店里吆五喝六的,也很少见喝酒在街上发酒疯的,特别是在南方代表城市“苏州”,晚上9:00以后就不出门,不管哪位书记在任,想在苏州实行“夜市经济”,那是搬梯子上天——没门!
美食,是世界共同的语言。它不仅满足我们的味蕾,更链接了世界各地的人们,让我们通过美味的食物,去理解和欣赏不同的文化和传统。受马来西亚邀请,今年9月,阿五将与马来西亚M Cuisine Group(M公馆) 联合举办《新豫菜、新未来,聚大马、苑梦宴》美食盛宴。
马上快过年了,趁着这几天单位放假,从洛阳的老君山,到郑州的烩面和胡辣汤,以及开封的古城韵味,可以说每一处都让我心生欢喜。然而,说起这次河南之行,唯一让我“心有余悸”的,便是与河南人喝酒的经历。不是酒不好,也不是人不对,实在是那后劲太大,让人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