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冠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医疗保障经办服务工作的通知》,及时调整医保政策,优化简化经办服务,保障疫情期间群众看病就医购药的需求。如何让参保人员足不出户办理医保事项、进行常见病复诊?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患者长期用药需求如何满足?
聚焦疫情防控期间参保人员参保缴费、零星报销、门诊慢特病申请、异地就医等经办服务领域高频服务事项,对照梳理已有的15项“不见面”办理举措,进一步简化优化服务流程,畅通拓展“网上办、掌上办、自助办”等各类服务渠道,细化实化电话、传真、邮寄、“承诺制”等多种服务举措,推动实现所有医保服务事项“不见面”办理全覆盖,确保疫情防控期间医保经办服务“不断档、不掉线、不打烊”。
新华日报调查显示,中国约90%的老年人患有慢性病,例如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这些常见慢性疾病的治疗增加了老年人的生活负担,影响了生活质量。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把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的门诊用药纳入医保。如今,该政策已经惠及全国3亿患者。
近日,市医疗保障局印发《关于调整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门诊特殊病保障政策的通知》,自11月1日起,将4种门诊慢性病调整为门诊特殊病,另外新增7个门诊特殊病病种和4种治疗方式,并提升严重精神障碍门诊特殊病待遇。
导语我国早期建立的基本医疗保险主要目的是覆盖住院花费,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均设有个人账户,用于不同的报销。医保基金主要用于住院费用的报销,而个人账户则用于门诊费用的报销。然而,随着慢性病患者数量的增加,治疗慢性病的费用也大幅上升。
我们参加医疗保险的目的,就是能够享受到一份医保的报销。但对于一些慢性疾病,包括一些特殊疾病,它是有特定的相关条件,而且这些条件还是有所变化的,因为作为老年人来讲,慢性疾病也好还是特殊疾病也好,都是非常重要的,甚至每个老人,可能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慢性疾病。
来源:【人民日报】7月11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舞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为上柏村村民进行慢性病健康义诊。 谢尚国摄(人民视觉)《2022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显示,预计至2024年我国慢病患病人数将超过5亿人。相关信息显示,慢病在疾病负担中占比接近七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