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此阕词的重要性,堪称是豪放派的标杆,俞文豹《吹剑续录》有记: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苏轼 〔宋代〕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字子瞻,一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进士。曾上书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后因作诗讽刺新法而下御史狱,贬黄州。苏轼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偶像。
随着中、高考的改革深入推进,部编版教材的广泛应用,语文考卷中古诗文等传统文化内容的分量日益凸显。那么,如何助力孩子们更高效地记忆这些古诗文呢?河大卫精心结合最新的部编版教材,将初中7至9年级必须背诵的古诗文60首汇集成册,旨在帮助孩子们轻松愉快地掌握这些经典之作。
译文:平日里穿着粗制的丝织品和粗劣布衣,所有学问都在胸中气质高雅光彩夺人。背景 :1064年十二月,苏轼罢官凤翔签判赴汴京,途经长安,与朋友董传话聚临别时创作的一首留别诗,称赞董传的志向,同时预祝他皇榜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