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491万辆,同比增长57.9%,我国汽车出口首次跃居全球第一。这其中,有120.3万辆是新能源汽车,同比增长77.6%。去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交上了一份很好的答卷,那么今年这种发展势头会不会持续?我们还面临哪些挑战?
本届会议为期两天,围绕“双碳”战略目标,在继续深化混动技术研讨的同时,向电驱动系统纵深发展,包括电驱动总成、驱动电机、电力电子及关键零部件,并聚焦高速化、高压化、高集成化、智能化等关键技术,同时特别增设商用车动力系统论坛与车规级SiC功率模块论坛,共有80余场行业领袖、企业高层及专家的演讲,3场热点问题的高层互动论坛,约100家公司展示前沿技术及产品服务,1400多位专业人士参加会议和参观展览,线上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分会数据显示,7月份、8月份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均超过燃油车。 在汽车市场产销普遍承压背景下,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一路走高,产业发展呈现哪些新趋势?在此间举行的2024世界制造业大会上,记者走访业内人士,寻找答案。
2023年1月,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购置税补贴政策正式退出,“鲶鱼”特斯拉频繁调价搅动车市,以及春节假期等因素影响,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产销同比微降。2月20日,中汽协方面表示,在新能源汽车主要品种中,与去年12月相比,三大类品种产销均呈明显下降。
发展新能源汽车、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化,对解决传统燃油汽车高污染、高耗能、高排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提出了中国新能源汽车目前存在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电池回收利用率低、基础器件关键技术未掌握等问题,探讨了新能源汽车技术与产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划。
来源:人民网-观点频道 原创稿近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2023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汽车投诉情况专题报告》,报告涉及新能源汽车多方面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技术与安全方面:刹车失灵、单方面“锁电”,车辆配置与宣传不符,以及售后充电桩安装困难等。
编者按近期,国内外各方面关注中国新能源产业产能相关问题。对此,我们要坚持以市场眼光和全球视野,从经济规律出发,客观、辩证看待。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判断相关领域产能是否过剩,关键要看全球市场的需求和未来发展潜力。
蒋萌近日,国新办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人表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销量迈上千万辆级台阶,分别达到1288.8万辆和1286.6万辆,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10年位居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已成为中国制造的一张“亮丽名片”。
极越汽车倒闭风波在短短几天内引发了广泛关注,影响着员工、供应商和车主等多方利益,背后暴露出的问题值得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深思。 员工权益受损令人揪心。他们辛苦工作,却面临社保断缴、工资拖欠和赔偿款未落实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