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六君子,人们首先想到的一般都是谭嗣同等戊戌六君子,事实上,在中国历史上有多人被称为六君子。北宋时期,苏轼门下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陈师道、李廌等六位弟子才华出众,被时人称为苏门六学士,又称苏门六君子。
中国文化是德型文化,以尊德性著称,道德的提倡和践履贯穿于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春秋时期,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秉承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主张为政以德,加强道德修养,采用正己正人、推己及人的办法来从根本上达到执政为民、完善吏治的目的。
在“建安七子”中,有一位以诗、辞赋、政论著称的山东人——徐干。据考证,一说他是今潍坊昌乐人,一说其生于今寿光东南。徐干既是卓有成就的文学家,还是一位哲学家,其政论《中论》对历代统治者和文化学者影响深远。
作者:谢君(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讲师)汉以后,儒家学者往往用孔子圣人的标准来评价屈原,对屈原不合圣人的行为模式多有指摘。如,班固认为屈原“露才扬己,竞乎危国群小之间……忿怼不容,沉江而死。亦贬絜狂狷景行之士。
战国四君子又被称为战国四公子,是指公元前3世纪前半叶分别出现在田齐国、赵国、魏国和楚国的四位曾经拥有强大实力与影响力的贵族。在当时秦国强势崛起的背景下,这四个人都以对抗秦国入侵为号召,积累起了强大的政军实力,对秦国造成过一定打击。
沈钧儒喜欢读《昭明文选》《古诗源》《曾文正家书》《求阙斋日记》等书,也喜欢读旧小说,但他很不喜欢八股文,以致十四岁回原籍嘉兴参加秀才考试,因不会做八股而名落孙山,次年他再回原籍应秀才之试,以第十六名得中。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毛主席作为新中国的伟大缔造者,其思想可谓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特别是他给两个女儿起名字的事情上,就曾运用《论语》中“讷于言而敏于行”,起名“李敏”与“李讷”。